第一十六回 父亲解惑
于是想了想这才说道:“这宋国公乃是宋王之子,宋王乃是当今皇上的胞弟,先帝的七皇子。当年……,哦!那时候的皇上还是嘉王。当初嘉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与成王争储,也曾极力的拉笼宋王。”
“那这宋王是不是投靠了成王呢?”
任恭摇了遥头道:“宋王乃是先帝最小的儿子,在朝中也无多大的权势。自然其也没有什么野心,只是想做一个逍遥王爷。于是他并没有倒向嘉王,也没有投靠成王。虽然也算是独善其身,可毕竟也让嘉王与之有了芥蒂。因而,嘉王登基之后。这个宋王便一直未能得到任用,成了一个空头的王爷。数年之前,宋王病故。便只留下了独子,就是这个林免。”
“那林免即承了宋王爵位,为何却是宋国公呢?”
任恭笑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本朝采用了许多前楚的制度。比如这王爵的继承,便是依楚制,采取的评功四阶升降制。”
“什么是评功四阶升降制?”任逍遥不解的问道。
“这评功四阶升降制指的是被封王爵的王室成员,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若对国家没有特别的功绩,那么其世子所承继的便不再是王位,而是降为公爵。再往后是候爵之位,最后是伯爵位。若是这四阶之后,便为平民,和普通百姓无异了!反之也是一样的。只是非皇室血脉的,无论功劳有多大,最多也只能升至公爵,而不能晋王爵。”
任逍遥听罢不由的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样!不过这倒挺不错的,即能照顾王室成员与勋贵们,又能激励他们为国出力。同时还减少了后世因食利阶层的不断扩大而激发更多的社会矛盾!有意思!”
任恭听他所言,也似懂非懂的,不过他已习惯了任逍遥经常会说些让人听不太明白言词来,所以也没再深问。
而是接着说道:“所以这宋国公虽有才名,但受其父影响恐也难受重用。或许也因此等原因,他也无心入仕。那么也就意味着他这一脉在三代以后很可能就会变成平民。虽然说起来,他也算是当今太子和康王的堂兄,身份尊贵,但却没有任何实权,在朝中也并无任何根基,只有一空头爵位而已。所以一般的官员敬畏其皇室的身份。而有实权的上层官员,却又并不将他放在眼里。”
“哦!这便是那府尹对其恭敬,但这明昶却轻视他的原因?可是我还是不太明白,那明昶也不过一个侍郎家的公子,无官无爵的,他又为何这般飞扬跋扈的?就算这宋国公再不济也比他的身份更尊贵吧!”
任恭笑道:“这郢都和官场上的事远比你所想的复杂的多!这个明昶虽然无官无爵的,但却是工部侍郎明焱的独子。而自前任工部尚书周大人去世之后,这尚书一位便一直空着。而主理工部事务却一直是明焱。所以他虽为侍郎,但却是行的尚书之职。而且就眼下来看,他升为工部尚书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更重要的,那明昶曾是太子的伴读,与太子关系交好。与其父一样,都属太子一党。所以虽然眼下无官无爵,却不是一般人敢得罪的。就连那郢都府尹也得敬让其三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