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不鸽 作品

第一章 工头!我cnm!【新书发书!求各种票!】(第2页)

十八岁的夏天,因为落榜而浑浑噩噩的赵卫红,整日面对的,都是往日对他和颜悦色的亲朋,不软不硬的奚落与嘲讽。

还有父母愈发苍老的脸庞,以及那彷佛再也直不起来的腰杆。

一个深夜过后。

赵卫红拿上行李,爬上了南下的火车。

其实赵卫红还有别的选择。

比如复读一年。

再比如,像他二叔一样,投身行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但赵卫红并不想走父亲安排的这两条路。

复读,意味着赵卫红家要交八千元的复读费。

02年的八千元啊!

赵卫红非常清楚,就算拼着日子不过了,砸锅卖铁,他们家也拿不出这八千元,更别提后续还有随之而来的学费与食宿费。

钱从哪来?

无非就是赵父赵母豁出一张老脸,低三下四的去求那些看了赵家一整个夏天笑话的所谓“亲戚。”

至于当兵,也是一个道理。

赵父赵母固然不用求人,但这些年为了供赵卫红读书而拉下的饥荒,依旧是压在这个小家头顶的一座大山。

只要这些债务,没有还清。

赵父赵母在亲戚们面前,就永远要矮上一头。

赵卫红不想选择这条在他看来,近乎于“逃避”的道路。

他只想靠自己的能力,尽快把这些债务还清,好让父母和自己,再也不用去看亲戚们的臭脸。

十八岁的少年,将尊严视作一切,甚至高过自己的未来与生命。

做出的决定,偏执而又冲动。

可到了南方,一门心思想要赚钱还债的赵卫红这才发现。

自己视作生命的尊严,在金钱面前,狗屁不是。

人这一辈子,通常是在前半生,用尊严去换钱和未来。

再在后半生用钱,来换回自己遗失的尊严。

可惜。

这个道理,赵卫红明白的太晚了。

几经周折后,赵卫红终于赶在饿死之前,找到了一份缝纫学徒的工作。

春风拂过,南方的服装业发展的如火如荼,生产出来的服装不仅远销海外,在国内更是供不应求,滋生出了大量相关岗位。

并且高中生的学历,这时候还是有点作用的,是以让赵卫红顺利的在几百人中,脱颖而出。

而他的任务,就是趴在缝纫机前,制作各类衣服。

款式定期更换,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底薪一百,想要赚钱,全靠计件提成。

在来到南方的第三个月,赵卫红终于拿到了自己第一笔还算像样的工资。

一千八百七十二块六毛。

赵卫红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当他半年之后,拿着积攒的工资,回到家中,扬言要彻底还清所有债务,还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时。

父母和众多亲戚,那惊愕之中,夹杂着些许茫然的眼神。

这是赵卫红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带着这一刻的意气风发,赵卫红重新坐上南下的火车,准备践行自己的诺言。对于自己能否完成这个诺言,赵卫红的心里还是很有底气的。

02年,一个普通政府职工每月的工资,不过在七百块上下。

哪怕是正处级的干部,工资也不一定比赵卫红多。

正处级,那可是县长嘞!

赵卫红曾经远远的见过一面他们当地的县长。

那排场,前呼后拥,平日里趾高气昂的村长在他面前,笑的比赵卫红家墙头的向日葵还要灿烂。

现在赵卫红的工资,比他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