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天下人都小瞧了太子(第2页)
这番话,让苏定方不由想起曾经在长安,被冷落的日子。
太子的出现,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光。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苏将军,你一片忠心可嘉。但太子殿下此举,终究是与陛下相悖。如今陛下已做出诸多让步,愿恢复太子之位,分封属地,还设立监国议政王之位。将军何不劝说太子,就此罢兵,回归正道,如此也可避免生灵涂炭啊。”
对于苏定方,长孙无忌很清楚,在军事这块,是李承乾的最为主要的心腹。
李承乾军中,有三大将。
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
而裴行俭早年跟随苏定方,有师徒之实。
若苏定方回归朝廷,则太子这边,必然面临无人可用之局面。
再严重一些,苏定方带着这数万大军叛变,则太子即便有火炮又如何,不攻自破。
长孙无忌自然知晓不可能靠着几句言语说服苏定方,之所以费劲唇舌,也是想试探苏定方这边有没有可能。
但凡有两三分的可能,便可以再这方面着重心思。
苏定方目光坚定,摇头道:“长孙司徒,恕定方难以从命。太子殿下一路走到如今,历经诸多艰难险阻,岂是几句条件就能轻易打动的。”
“当年殿下提拔于我,让我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定方这条命都是太子殿下给的,如今殿下有难,我怎能弃他而去”
“况且,如今局势已然明朗,太子殿下占据上风,若此时放弃,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长孙无忌长叹一声,上前一步,语重心长地说:“苏将军,你只看到了眼前的优势。可你想过没有,若真的与朝廷彻底决裂,长期征战下去,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而且,太子殿下即便打进长安,登上皇位,也将面临重重阻力,朝堂之上诸多老臣,未必会真心拥护。你为报太子之恩,却可能将自己置于不忠不义的境地,这又何必呢”
苏定方神色平静,说道:“长孙司徒,定方明白您的担忧。但定方追随太子殿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在我最落魄之时,太子殿下信任我,给我机会。这份信任,我无以为报,唯有以命相搏。至于朝堂上的阻力,我相信太子殿下自有应对之策。”
长孙无忌目光深邃地看着苏定方,缓缓说道:“苏将军,你追随太子殿下,是因为知遇之恩。可你也该明白,陛下才是大唐的正统君主,他在位期间,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太子殿下兴兵,已然让天下陷入动荡,这难道是你想看到的吗为了报答太子的个人恩情,而不顾天下苍生,这于大义有亏啊。”
苏定方微微摇头,说道:“长孙司徒,定方并非不顾天下苍生。太子殿下重用我,也是希望我能为大唐效力,为百姓谋福。如今我跟随太子殿下,正是在践行我的使命。定方相信,太子殿下有能力让大唐变得更好,即便过程充满艰辛。”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反驳道:“苏将军,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报答恩情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通过对抗朝廷。你可以劝说太子殿下,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报答太子之恩,又能维护大唐的稳定。”
苏定方目光炯炯,说道:“长孙司徒,太子殿下已然走到这一步,岂是轻易能回头的。定方既然选择了追随,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定方心中,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长孙无忌沉默片刻,又说道:“苏将军,你追随太子,可曾想过自己的家人一旦这场争斗失败,你苏家将面临灭顶之灾。难道你要为了一时的报恩冲动,连累家人吗”
苏定方神色坚定,毫无惧色,说道:“长孙司徒,定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又岂会惧怕牵连家人。若能报答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即便连累家人,定方也绝不后悔。况且,太子殿下心怀仁慈,他不会让追随他的人失望。”
长孙无忌见苏定方如此坚定,心中不免有些焦急,提高声音说道:“苏将军,你莫要被一时的恩情蒙蔽了双眼。自古以来,谋反者鲜有善终。你如今回头,还来得及,陛下宽宏大量,定会念在你往日的功绩上,从轻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