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 作品

第322章 李世民要求和?(第2页)

使得军队无法轻易入城,且这样入城,也是要被围着打。

可谁想到,火炮不按常理出牌,给城墙给轰塌了一截。

城墙坍塌,顿时斗志全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对战的勇气。

无奈之下,李靖为保全兵力,只能选择跟曾经太谷之战那样撤走。

显然,这样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只是,潼关没了。

这是长安之咽喉,现在被李承乾扼守住了。

这个位置太关键了。

历史上黄巢也是被潼关给难住了。

黄巢起义后,率大军西征潼关。当时潼关守城兵力不到两千,因潼关地理位置险要,黄巢大军久攻不下。

后来黄巢派军取道废弃的汉潼关,绕到潼关身后,与关前人马夹攻潼关,最终攻破,之后长驱直入占领长安。

这意味着,李承乾已经有了长驱直入占领长安的能力。

李世民看完奏报,脸色愈发阴沉,手中的奏报被攥得微微发皱。

“这逆子,竟有如此厉害的火炮!”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说:“陛下,如今潼关已失,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太子的下一步行动。太子既已掌握潼关,必然会挥师西进,直逼长安。我们必须尽快做出部署,加强长安的防御。”

现在的情况,突然就变得危急起来。

潼关都抵挡不住,那其他关卡在火炮面前,跟纸糊的又有什么区别。

洛阳距离长安数百里地。

若是李承乾那边加快行军的话,大军抵达,不过十来日的功夫。

算是关卡,也许一月之内,就能兵临长安城下。

可到了现在,朝廷这边,却没有办法去应对。

李靖都输了,现在谁上也没用啊。

潼关都没能守住,其他关卡更难。

李世民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即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

“长孙爱卿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即刻征调长安周边所有驻军,加强城防。同时,命工匠日夜赶工,制造防御器械,巩固城墙。”

要是长安城墙也被轰塌了,那可就真大事不妙。

说完,李世民又问道:“怎的,朕让人送去了那么多霹雳火,怎么就没起到半点作用。”

“就算是威能有所不及,也不该如此不济。”

房玄龄叹道:“陛下,李承乾那火炮,远超弩箭之远,便是投石机都有所不及。”

“就如射箭那般,他们能打到城墙,我们的霹雳火却碰不到。”

“即便是投石机有所作用,可没有准头,难以有所作为。”

房玄龄毕竟是综理朝政,兵部的消息,在抵达宫城前,他就已经提前知晓了,并且还亲自过问了传报消息的将士。

李世民有些沉默。

原以为有了霹雳火,怎么也对太子有所威胁,可现在看来,这霹雳火跟火炮,相差实在太大。

这个时候,褚遂良略带迟疑的拱手作揖:“陛下,太子手握重兵,且有火炮之利,若正面交锋,我军恐难取胜。臣以为,可遣人前往与太子谈判,或能暂稳局势,为我军争取时日。”

李世民目光如炬,看向褚遂良。

“你要朕跟那逆子服软”

其实李世民心里也知道,在这个时候,褚遂良的提议,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

这就跟当年的檀渊之盟那样,争取足够多的时间。

只是这跟突厥又不相同。

毕竟在此前,李渊曾向突厥称臣,那个时候李世民服软,也有台阶可以下。

但这是他自己的儿子啊。

皇帝老子跟儿子服软,这叫个什么事。

似是看出陛下没有台阶下,房玄龄连忙开口道:“陛下息怒。褚大夫之意,或是以谈判为缓兵之计。太子虽占优势,然毕竟师出无名。我等可借此时间,揭露太子谋逆之举,以收天下民心,同时加紧筹备军事力量。”

房玄龄这番话,就很是照顾到了李世民的面子。

咱们这不是真的服软,而是用计。

兵者,诡道也。

自然就不存在真的给太子去服软了。

果然,李世民听完后,脸色就好了许多。

思索一会,目光缓缓转向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