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 作品

第309章 太子神兵(第2页)

——

李靖营帐之中,烛火幽微,光影于帐壁之上摇曳不定。李靖眉头紧蹙,恰似“川”字,牢牢盯着面前摊开之洛阳城防图,图上有关李承乾那霹雳火之标注,仿若一把利刃,高悬于其心头。

“诸位,李承乾手中之霹雳火,于辽东战场曾大展神威,今至于我等跟前,实乃棘手难题,断断不可稍有懈怠、掉以轻心。”

“此物威力惊人,若敌军守城之际运用得当,我军必遭极大阻碍,当务之急,须速速想出应对之策。”

李靖语气凝重,声音低沉而言。

太子手中只有五万精锐,虽说骑兵不少,但这对于李靖来说,不算多大问题。

就是这霹雳火,让现在的李靖迟迟不敢发动攻城。

好在陛下也明白,也没有派人催促过。

尉迟敬德挠了挠头,一脸憨态中透着焦急:“李总管,那霹雳火之威力俺早有耳闻,炸将起来地动山摇。然我等岂能因惧它便不攻城了你且快拿个主意。”

程咬金亦在旁附和:“正是,老程我上阵杀敌,从不惧拼命,可这霹雳火若猝然炸响,我等兄弟必定损失惨重。李总管,你莫要再卖关子,赶紧言明对策。”

两人也担忧这个事情。

炸敌人爽,可落到自己头上,那就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了。

况且在这霹雳火面前,再好的铠甲也没有半点用处。

尉迟敬德跟程咬金都属于猛将。

然而再猛,这次也不敢冲前边去了。

真要被炸了,可就是死无全尸。

李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吾闻这霹雳火需明火方能点燃引爆,且搬运颇为不便,安置亦耗时费力。我等可从此二处着手。”

“其一,挑选一批精锐斥候,趁夜潜入洛阳城周边,尽一切可能详尽收集关于霹雳火存放之地、数量以及敌军相关部署之消息。”

“唯有将敌军底细摸透,方可在战场之上占据主动。其二,于攻城器械方面多费心思。”

说到这里,李靖微微一顿。

其实对于怎么防备霹雳火,李靖已经了初步的应对方式。

他没见过太子的霹雳火,火药司的霹雳火却是看过的。

虽说太子霹雳火远胜火药司,然各中道理,是殊途同归。

“老程,你速去督造一批特制攻城盾牌。盾牌须足够大,可护住多名士卒,材质务必坚固,最好于表面蒙上一层浸湿之生牛皮,既能防火,又可缓冲爆炸所生之力。”

“此外,于盾牌顶部及两侧安装尖锐倒钩,一旦靠近城墙,便能勾住城墙边缘,方便士卒攀爬,同时亦可防敌军自城墙上推下重物或投掷霹雳火。”

程咬金用力点头,胸脯一挺:“行嘞,李总管,此事包于我身,定将盾牌造得结结实实,坚不可摧!”

这么一说,程咬金顿时觉得有搞头。

如果大盾兵能防住霹雳火,攻城就没那么复杂了。

李靖微微点头,看向尉迟敬德说道:“敬德,你率一队骑兵,攻城之时负责在外围游走策应。待我军攻城之部队靠近城墙,敌军十有八九会用霹雳火攻击。”

“你瞅准时机,率骑兵冲击敌军侧翼,引其注意,打乱他们投掷霹雳火之节奏,为攻城部队创造良机。”

在李靖的估计跟得到信息中,李承乾的霹雳火是靠床弩发射。

兼之李承乾手中有大量铁骑,大概是要把霹雳火拉出来,出城对战的。

尉迟敬德抱拳领命,声音洪亮如洪钟:“得令!俺老黑定叫那些叛军见识俺骑兵之厉害,搅得他们晕头转向,顾此失彼。”

李靖又看向地图,手指沿洛阳城外之地形缓缓移动:“洛阳城外山川河流众多,我等可善加利用。于靠近城墙之区域,挖掘多条曲折壕沟。”

“壕沟不必过深,但要足够宽阔,且相互连通。”

“一旦敌军投掷霹雳火,便可借壕沟改变爆炸冲击力之方向,减轻对我军士卒之伤害。同时,于壕沟内设置尖刺等障碍物,阻敌军出城袭击。”

壕沟其实很早就已经应用于军事作战,不只是到后世。

不过现在主要是防备骑兵突袭。

现在用来防备李承乾的霹雳火,似乎也应该是不错的。

三人围绕细节又商议许久,直至烛火渐弱,方各自散去,紧锣密鼓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