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 作品

第305章:贞观第一大案(第3页)

只是看耗费多少罢了。

张家的公子哥面色一沉,冷笑道:“王老伯,话可不能这么说。如今我等世家联合,本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

“若你王家置身事外,坐享其成,日后我等事成,又怎会容你王家继续在洛阳城中逍遥?”

王家老者面露难色,拱手道:“张公子,并非我王家不愿出力,实乃我王家实力微薄,实在担不起这等风险。还望诸位体谅我王家的难处。”

陈家的年轻一辈代表也开口道:“王老伯,您若此时不参与,日后李承乾若是知晓,定会认为您王家与我等是一伙的,到时候您王家同样难逃一劫。”

“况且,如今陛下圣明,大军压境,李承乾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您又何必为了一时的安稳,而将王家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呢?”

孙家的老者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王老弟,我等都是在洛阳城扎根多年的世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你王家若是不参与,我等为了确保计划周全,也不得不防着你王家。”

“到时候,可就别怪我等不念往日情分了。”

王家老者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逼迫,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中满是苦涩。

他深知,如今自己已无退路,若不答应参与,王家在洛阳城怕是再无立足之地。

沉默良久,王家老者长叹一声,无奈道:“罢了罢了,我王家便随诸位一同行事吧。只是还望诸位在谋划之时,能多为我王家考虑一二,尽量减少我王家的风险。”

长孙家的中年男子微微颔首,说道:“王老伯放心,我等自然会统筹兼顾,不会让任何一家世家独自承担风险。如今我等既已达成一致,便需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克难关。”

“大家回去后,务必按照计划行事,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

洛阳宫城里,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摇曳不定。

洛阳都督柳怀瑾一身戎装,神色肃穆,双手捧着一份名册,恭敬地呈递给坐在主位上的李承乾。

旁边内侍文忠上前接过,而后转交给李承乾手上。

李承乾微微挑眉,目光扫过那泛黄的纸张,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

“柳都督,你确定这上面的人,皆是可能反叛本王的世家之人?”

柳怀瑾拱手道:“殿下,卑职已派人仔细查探,这些人皆出身世家,且在洛阳城内占据要职。近日来,他们暗中往来频繁,似有不轨之心。”

“尤其是长孙家、张家等几家,更是与城外朝廷势力有所勾结,意图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放朝廷大军入城。”

李承乾嘴角淡笑,没有回答,而是翻看文册看了起来。

名字不算多,大约有数十人。

上面每个人还标注了出身,资历,以及现居何职。

简单看了看后,李承乾开口道:“柳都督这名单还算比较严谨,就是这人数.”

柳怀瑾以为是李承乾说人数太多,连忙解释道:“殿下,这些人卑职绝对没有私心暗害,皆是仔细打探得来,之所以有这般多人,是因为洛阳城内世家太多。”

“以至于各个要职内,皆有世家之人,他们生得何种心思卑职不得知,然却不可不防啊。”

见李承乾不语,柳怀瑾继续献策道:“殿下,这些世家盘根错节,势力庞大,若是贸然动手,恐生变故。”

“卑职以为,可先将这些人调离要职,再慢慢剪除他们的羽翼,如此方能稳妥。”

李承乾呵呵一笑。

“调离要职?他们岂会乖乖听话?”

“以孤看来,不如直接将他们一网打尽。”

“且你这名单,也着实单薄了些。”

说到这里,李承乾微微一顿,吩咐道:“文忠,把名册给柳都督看看,毕竟也需要柳都督好生配合。”

文忠低头道:“是,殿下。”

说完,拿出另一份名册,交给柳怀瑾。

柳怀瑾有些莫名的接过名册。

很厚。

翻看一看,洋洋洒洒怕是有两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