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这要朕怎么舍得废太子啊(第3页)
在淬炼杂质上,铁匠一般一锤也就几十斤的力气,而无法长时间捶打,这对于铁匠的身体素质要求就很高。
而水力锻锤,单单是那大锤,就有数百斤,一击可达千斤之力。
且是持续不断的千斤之力。
可以说在锻铁这块,能将杂质最大的程度的剔除,这是人力永远无法达到的程度。
极大的缩短了锻打的时间。
当然,后续的造型,还是需要铁匠来进行,不过在效率上,质量上,就天差地别了。
这等效率,乃至于人力打铁的数十倍甚至更高。
“有这水力锻锤,必能大量造出上上等之明光铠。”
李世民的语气都不由有几分激动。
然而,这还不算完。
“陛下请随臣去前边,还有一物。”
寺丞杨启帆恭敬说道。
李世民跟着上前,来到了一处大院子里。
里头装着大量,如同纺织车的事物,但做的并非是纺织。
可以看到工匠不断进行脚踩,带动一系列的木质器械,使得中间磨石飞快转动。
工匠拿着甲片,只需要放在磨石上,就能快速进行打磨。
确保甲片各个部位都能被均匀打磨。
而后再替换掉粗磨石,换上油石进行精细打磨。
最后再进行替换,包裹着一层皮革的磨石,对甲片进行抛光。
这些过程不断被重复着,也许一道工序,只需要一两炷香的时间就能完成。
而按照之前的情况,一块甲片的粗磨,约莫需要一个多时辰。
油石精磨也需要一个多时辰。
抛光则在半个时辰左右。
这意味着一个工匠,一天下来,哪怕再是熟练,两块甲片顶天了。
实际上大部分的工匠,每天也就能制作出一块甲片。
而一套明光铠上,大约有一千三百多枚甲片。
这就是为什么,数个老工匠,制造一套明光铠,需要两百多天了。
可是现在这速度,效率何止提升十倍。
李世民问道:“东宫造一副明光铠,需要耗费多少时日”
寺丞杨启帆解说道:“陛下,东宫不按时日算的。”
“太子规定了尺寸,把所有明光铠的部件分开来造,这里是甲片房,还有盔房,胸甲房,肩甲房,臂甲房,裙甲房,胫甲房。”
“每个部件采用同一尺寸进行度量,再以卡扣的方式进行拼接。”
“按照如今的速度来说,一套明光铠所有部件,大约需要两日的功夫,造铠甲这边约莫有百余名铁匠,如今每月,可产十五套明光铠。”
李世民下意识计算道:“仅仅百余工匠,月造十五套,一年便可造一百八十套。”
“若是一千铁匠呢,一年便可有一千八百套。”
话刚出口,李世民便倒吸一口凉气。
这等效率,恐怖如斯。
大唐现有两万多套明光铠。
这些明光铠,只有少部分,是唐朝时期造的。
更多的,是前隋所造。
隋朝暴虐,强征工匠十数万人,以打造各类军备。
其中明光铠,耗费三十余年,也不过一万七八千副。
大唐后,接着打造明光铠。
直到如今,大唐建国后二十六年,总共堪堪两万余。
当然,之所以这么少,这其中还涉及到锻打,铁矿的采集等多方面因素。
可就现在来说,东宫锻造上等精钢,制作明光铠的速度,已经甩开皇家作坊十几条街了。
且造出来的明光铠,质量更好,防御更强。
这等方式,一旦推广开来。
辅佐以数千铁匠,怕是一年就能产出数千套明光铠来。
只需十年。
就有数万套明光铠。
数万套啊。
若有十万套明光铠,大唐的军队,将会是多么强盛。
这天底下,还有哪个国家能够抵挡大唐兵锋
要知道哪怕是三千穿戴明光铠的骑兵队伍,对着数万人的军队,都能随便横冲直撞了。
这一刻,原本就纠结废太子的李世民。
内心突然就动摇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