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 作品

第208章 太子:军心在我这里(第2页)

想要破除高丽,以证军攻。

太子不需要军功,然太子又需要军功去威压魏王,这个事情,李道宗怎么不知晓。

临出发时,李道宗面圣,就被李世民特意嘱咐过了几件事。

首先自然是保护太子安危,不得让太子受到任何伤害。

其次就是监督太子,不要让太子胡搞,乱了东征大计。

太子的兵法战术都很厉害,可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

战争这等事,最是急不得。

一急,就容易出错,一旦犯错,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大局。

当初的隋炀帝就是如此,目空一切,好大喜功,结果就是整个隋朝都被玩崩了。

现在的太子,在李世民的眼里,就有几分隋炀帝的影子。

“皇叔莫怕,我怎会用将士百姓们的性命,来铸成自己的台阶呢。”

李承乾笑着安抚道。

李道宗松了口气,只是又感觉,太子这话里,好像有几分不对劲。

在接下来的行军里,李承乾的军队跟李道宗的军队合并而行。

本来这其中的民夫,就有不少是李道宗为了减轻太子负担,帮着太子带着走的,现在还给太子统领,自然是理所应当。

不过很快,李道宗就感觉到头疼了。

大唐行军,部分辎重是由百姓以人力背负的方式运输。一般会使用背篓或者包袱等工具。

山区等道路不便的区域,百姓就会将粮食如粟米、干粮、箭矢等较轻的物资放在背篓里,背在身上跟随军队前进。

李承乾这边接受了民夫后,立即就安排随行的工匠,包括府兵也要协助,造手推车。这就是后世的手推小斗车,现在煤矿厂也是在用这个。三个民夫的负重,都能堆积到一个手推车上,大大减轻了民夫的负担。

两个轮子推着走,怎么也要比背着走要舒服。

因为同时减少三人负重,李承乾就更改了形式,让两人轮流推一个手推车,不仅更轻松,也能更好得到力气恢复。

除此之外,归到太子这边的民夫,伙食也被加强了。

晚上的营地里。

一口口大锅被假起来,里面是一些肉食,还有动物的内脏。

每个民夫都能喝一碗肉汤,用以恢复体力。

配上肉汤,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荤腥,也让民夫们对太子感恩戴德了,纷纷称赞太子仁德。

人就怕没有对比,另一边啃着干粮的民夫,眼里全是羡慕。

李道宗很快就感觉到,自己这边军心在动摇了。

于是连忙请示太子。

“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吗。”

“如今快到了丰收的季节,他们却要为大唐在外奔波,这让孤的心里,实在是心生愧疚。”

“心里挂念着妻儿父母,还有准备收割的稻田。”

“孤见不得百姓如此凄苦。”

“皇叔按照孤的方法去做吧,也是让百姓们能稍微过得好点。”

听到这番解释,李道宗也不免有几分心折。

能体谅百姓的太子,是好太子啊。

随即,李道宗就安排人,按照太子的方法造手推车,加肉汤,全军实行。

“太子仁德无双啊。”

“能为咱们这些小民着想,有这样的太子,真是咱们的福气。”

“曲辕犁也是太子造的啊,当时春耕的时候,官府要推行曲辕犁,我都觉得是乱搞事,但用了后,才知道是真的好。”

营地里议论纷纷,都在念叨太子的好。

一时间,所有营地,都成了夸赞太子的声音。

李道宗自然也不存在制止,这可是太子,去制止干嘛,造反啊。

行军很无聊,现在有了谈资,百姓们兴高采烈的,士气都在大涨。

有人感叹道:“如果能当太子的兵,那该是多好的事情,为太子战死,也是荣耀加身了。”

当即有人嘲笑:“就你,还想当太子的兵,做梦的吧。”

那人气极:“我对太子忠心耿耿,怎么就不能了。”

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得意的给众人展开。

“你们看,这就是太子的画像。”

众人不识字,但那太子画像,逼真得很,一下子就引起了众人惊叹。

“你大逆不道,你胆敢私藏太子画像。”

有妒忌的,当即就喝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