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中酒 作品

第 186 章 被害妄想(22)

第186章被害妄想(22)[VIP]

远离了生活区域,辛禾雪微微踮起脚尖,远眺视线。

走在队伍最前方有一个中正身材的男子,头上披着白布,手上向道路两旁撒着黄纸钱,从装束来看,想必就是唐阿眉的女婿了。

按照这里的习俗,下葬前死者的棺材将会在祠堂里停灵一晚,职业哭灵人和唢呐队会歌唱奏乐到天明时分。

城寨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有的是从大洋彼岸逃难到这里,既没有血缘关系,更不可能有宗族,遑论“祠堂”。

在城寨里待了半辈子的人,他们口中的祠堂,默认的是南山山顶上的一座庙宇。

说是庙宇,也不尽然,据说那是在上世纪修建的生祠。

至于当初立生祠的时候是为了感念哪个活人,由于一场几十年前的海啸,南湾整片区域被摧毁掩埋,生祠纪念者的姓名已然模糊不得而知了。

拿下这块地皮的建筑商们,首要的事情就是按照地方志的模糊记载,重建祠堂。

他们把庙里现在供奉的神祇,叫做红太子。

因为南湾面海,位处热带,气旋诡谲多变,红太子被塑造成海洋神明,能够镇压飓风和海底地震,当然也会庇护一方子民。

迷信的开发商们,还相信祂会带来财富。

辛禾雪记得红太子这个名字。

上个月的农历十五,他去找唐阿眉,本来是想问问有关于谭娥的事情,结果去到的时候,唐阿眉拉下了糖水铺的铁皮门,口中念念叨叨地去祭拜红太子。

唐阿眉的一辈子几乎都是在城寨中度过,她的母亲背着她从最底层的船舱,都是臭鱼烂虾的环境里逃亡出来,在这里落脚、生活、繁衍。

对于她来说,南湾城寨就是她的家。

她当然会敬畏着庇佑这里的神祇。

辛禾雪他们上山的时候是日暮时分,太阳依傍着南山,照得人间昏热,让他领口都被汗沾湿了些。

余星洲在多口袋的工装裤里找了找,拿出一张帕子,递给辛禾雪,“很热吗?”

他接过来,帕子日久洗得清汤寡水,干净到蒙蒙透亮,有点晒久了之后的香皂味道。

辛禾雪按了按脖颈侧边的湿汗,“太阳很热。”

按道理来说,傍晚时分,温度应该要缓慢降下来了。

他抬眸看去,太阳变得很奇怪,质感就像是勺子里的橙子糖浆,烤得形状融化开来,烤得树梢头叶片油亮发黑,如同刚铺好的沥青路。

余星洲手上也没有扇子,扯了道旁一片叶子,叶片大而圆,软趴趴地给辛禾雪扇风,“等到太阳彻底落山就好了。”

山道两侧的丛林莽莽榛榛,好在有前人修筑了石板路,否则上山的道路必然要一边割草一边探索踩踏出来的土路。

尽管清明节刚过去不久,新长出来的芒草还是大喇喇地刺到了路上。

余星洲扯着辛禾雪,强行调换了个位置,闷吭声道:“你走里面。”

这样走在石板路上,两侧都有人阻挡,就不会有恼人的芒草刺过来。

“谢谢。”

辛禾雪缓声道。

余星洲佯装咳嗽,清了清嗓子,眼睛往山中瞟,“嗯?这个季节就有萤火虫了?”

现在还没有真正入夏,尽管如此,接连几天北岛城的白天平均气温都达到了夏天的标准。

太阳沉入山后,红霞也在天边拓散了。

夜幕降下来,视线很轻易地能够在草叶莽莽间捕捉到这种独特的小生灵。

点点荧光,闪烁在山中。

一道纷飞的,还有风里的黄纸钱。

但是,纸钱是不是太多了?

辛禾雪向左右望,冥纸已经在石板路两旁堆积成小山,向稍远的黑暗里看,一个个日落前看到的坟包,前面都有火苗窜起来。

仔细看,那些都是一个个黄铜盆,盆里火苗窜飞,黑烟袅袅。

冥纸未完全燃烧,灰烬飘散到空中。

他们一队人都在石板道上走,是谁在烧纸?

走在辛禾雪右侧的人转过头来,笑着道:“是庙里的道长,清明节和白事的纸钱太多了,有的人撒得满山都是,他们就捡起来,放在火盆里帮我们焚烧完。”

“唉,他们好像都穿着黑色的衣服,在晚上就有点看不见了,还挺吓人的。”

辛禾雪顺着他的视线,确实发现了那些坟包旁都立着人影,估计就是这人口中的道士。

顺着石板路拾级而上,眼前终于出现了刷成丹砂红的庙宇。

送进来的棺材不能走正门,得从旁道进。

拐进旁道的时候,辛禾雪再往山下看了一眼。

总觉得……

那些道士一直站在原位,没有动过。

夜风吹起来,他们的腿被吹得离地,翻折起来。

火光摇晃照亮他们,薄薄一片,原来是纸人。

脸涂得白惨惨,齐齐面向他。

辛禾雪恍惚间听到了“san值-1”的声音。

………

人死后,入棺前第一件事就是洗身。

这和出生后第三天就要洗“三朝澡”异曲同工。

降生的第一课,离世的最后一课,内容是一样的,每个人赤条条地到来尘寰,又赤条条地离去,什么也带不来,什么也带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