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066章(第2页)
在路北方的办公室里,驿丹云着实被训得满心委屈,胸口像堵着一块大石头,那股憋闷之气久久难以消散。她虽明白路北方是就事论事,可当众被如此严厉地斥责,心里总归不是滋味。然而,当那通道歉电话响起,听筒中传来路北方诚恳的声音,驿丹云心底的坚冰开始悄然融化。
回首这几个月与路北方共事的点点滴滴,她愈发真切地感受到这个比自己小了七八岁的领导身上那股非凡的魅力。他在面对湖阳发展的重重困境时,总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无畏的胆量斩断荆棘;在各个关键节点,又以钢铁般的担当扛起责任,绝不推诿;每一次决策时刻,他果敢决绝,精准地为湖阳指引方向。路北方的这份气度,让驿丹云不禁心生折服。
驿丹云连忙在电话这头回应:“书记,您别这么说,我知道您也是为了工作着急,我都理解,您放心,我这就按您交代的去办。”
挂了电话,驿丹云看着手中的表格,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她深知路北方的压力,湖阳这些年的发展起起伏伏,好不容易迎来高铁产业园这个重大机遇,绝不能在搬迁包保任务上掉链子。
接下来的几天,驿丹云带着手下赵磊、秦汉等人,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个单位之间。她先是按照路北方的指示,将对口包保的企业和单位情况仔细梳理了一遍,耐心地向他们传达市委市政府的意思,同时也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与难处。面对一些仍有顾虑的部门领导,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湖阳未来的发展蓝图描绘得绘声绘色,强调他们在其中所肩负的责任。
而路北方这边,也没闲着。他专门跑到“三万”园区,与正准备施工的专业钢构公司,洽谈企业入驻园区出租的细节,为企业争取到了更优惠的条件,力求降低企业搬迁成本。同时,他还积极与银行方面打了招呼,为那些资金周转困难的稍大企业,准备好担保所需的资料,铺平放款道路,让绿谷县的这些企业主们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