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漫游者龙 作品

征航南极圈(N)~戴维斯海及威尔克斯地见闻(第2页)

  另一名中国科考队员又补充说道。

  澳大利亚中一个名叫ethan(名字源出希伯来语,意为“力量,实力”,曾是澳大利亚十大最流行的男子英文名)又接着说道

  “ok,我的上帝哟,更耸人听闻的是,在公元二十一世纪的2023年11月南极夏季期间,德国科考队钻取的2503米冰芯样本中,检测到含有叶绿体的单细胞生物。这种被命名为‘Chronos-β’的微生物,在零下89C环境中仍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其基因序列与现存任何生物相似度不超过12%。剑桥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艾玛·威尔逊在《自然》杂志的紧急通讯中写道:‘这就像在金字塔里发现了集成电路。’…这些都让人感到太不可思议了。…我看,只有上帝才会知道的,要不,我们现在就去问问上帝吧。”

  这个名叫ethan的澳大利亚队员边说边耸耸双肩,双手在身前肚子上摊开了双手,并露出一副滑稽幽默的表情来,引得周围一群人都“哈哈哈”大声笑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大家笑完之后,澳大利亚那个名叫michael的壮硕金黄胡须的队员又说道

  “这一定是时空裂缝假说的现实体现,南极冰盖下会不会存在着另一个地球?据说根据解密的美军‘深蓝计划’档案,美国五角大楼早在公元二十世纪的1998年就监测到南极洲存在着反常重力波动。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通过观察2020年部署的量子重力仪显示,在南极洲某处冰架下方的时空曲率出现了0.7普朗克单位的畸变。当时的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陈默在《物理评论快报》发布过论文,指出这种畸变符合‘克尔黑洞穿过三维膜宇宙’的数学模型,该区域可能存在着连接平行宇宙的微观虫洞。…”

  他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我的上帝哟,令人不安的巧合是,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早期,南极条约组织又突然修订了《环境保护议定书》,新增加了一条‘禁止钻探超过3000米冰层’的条款。而在英国南极调查局的官网上,所有关于冰下湖探测的论文均显示‘访问权限不足’。当时有记者追问冰层下的秘密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言人只给出意味深长的回应:‘南极洲保存着地球的记忆,但有些记忆还是永远封存比较好。’…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我们继续持续进行科考的目的就是走近它们,离真相再近一步些,您们说,我这么说对吗?”

  “啪啪啪…”

  周围的人们都同时拍手鼓掌赞同他的说法。

  “对,走近南极,走近它们,离真相就会再近一步些。michael先生,您说的非常好!”

  刚刚结束无人深潜航船艇操作的李旭扬听到甲板观察休息室中传来的热闹鼓掌声后,闻声来到了休息室门口;他听到最后两句话后,也在门口鼓起双手表示赞同,掌声一停,他立刻赞许地脱口说道。

  “谢谢李旭扬先生!谢谢您对我的赞扬!我感到特别的荣幸和高兴。”

  这个满脸黄色胡须身体健硕名叫michae的男人竟然像个小男孩一样露出了最天真灿烂的阳光微笑,他走到门口热情地拥抱着李旭扬。…

  中澳双方科考队员们就这样在科考工作完成后的休惬时间中友好和睦地相处着,并且在一天天的交往中增加着友谊。…

  当南极冰川以每分钟127吨的速度消融,那些被冰封亿万年的存在是否正在苏醒?或许正如霍金生前警告的那样:“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就像蚂蚁在摩天大楼里寻找食物,我们根本不知道墙后藏着什么。”

  而此刻,那些隐匿在茫茫冰盖之下的异动,究竟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还是某个古老文明重启的倒计时?这个答案,可能比我们人类想象的更加惊悚更加奇幻更加让人瞠目结舌。

  十二月的南极威尔克斯地正是南半球的夏季之时,威尔克斯地处于东南极洲,位于玛丽皇后地与乔治五世地之间,在东经102°-142°和南纬66°-70°之间,濒临印度洋。这一区域完全被冰盖所覆盖着,平均海拔高度在1800-2900米之间,沿岸是陡立坚硬寒冷的冰壁,冰层厚度最厚处可以达到2700米,在这茫茫厚冰层中隐藏着多少亘古悠远的秘密及隐匿着地球复杂的变迁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