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奇异的南极世界(d)~拉森冰架、威德尔海与菲尔希纳陆缘冰(第2页)
人类科学家们对拉森冰架进行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拉森冰架的变化是科学家们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案例。科学家们通过监测这些冰架的崩解和融化,从而可以深入研究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的趋势。
由于拉森冰架是南极半岛的重要地理特征,其地理位置、面积和变化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从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由于全球气温变暖,拉森冰架的崩解和融化加剧,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气候变化的宝贵数据。
科学家们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冰架的变化进行监测,以深入了解其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所采用的一些主要方法及其应用手段包括多方面,有卫星遥感技术、地面观测和无人机监测。
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是监测冰架变化最常用的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它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便捷的特点。其具体应用包括了光学遥感、雷达遥感和多源数据融合。光学遥感就是通过卫星搭载的光学传感器,监测冰架的面积、形状和表面特征变化。例如,nAsA的modis传感器和Landsat系列卫星,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冰架图像。雷达遥感则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穿透云层和黑暗环境,监测冰架的厚度和流速变化。例如,欧洲航天局(esA)的Cryosat-2卫星和nAsA的iCesat-2卫星。
而采用多源数据融合,就是结合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如光学、雷达、热红外等),提高监测精度。例如,一些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多源数据分析了南极冰架的崩解和融化特征。
采用地面观测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局部数据,用于补充卫星遥感的不足。包括在南极地区一些科考站点使用冰雷达进行观测,使用冰雷达,通过地面设备发射电磁波,穿透冰层,测量冰架的厚度和内部结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研究冰架底部的地形变化。此外还有气象站,这主要是通过在冰架上设置的一些自动气象站,用于监测温度、风速、降水等环境因素,分析其对冰架的影响。另外,还采用了人工观测的方法,科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直接记录冰架的形态变化、裂缝扩展等,为长期监测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