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漫游者龙 作品

南海上的航行m~~穿越琼州海峡拥抱北部湾(第3页)

“鲲鹏”一号巨轮,沿着琼州海峡中央航道,一路向着北部湾航行。

突然,船上的雷达捕捉到了一群大约三十多头海豚的踪迹。它们在船的周围跳跃嬉戏游动,仿佛是在为考察船护航。船上的科学考察队员们兴奋地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幕,这是他们研究海洋生物的宝贵资料。

潜龙立刻要求驾驶舱里的正、副舵手减速航行,

“呼叫正舵,减速八节。注意四周海豚安全。”

“二号,收到,航速八节,明白。”

很快,“鲲鹏”一号巨轮的航速便从十二节减变为八节了。

潜龙走出了大型中央设备控制舱室,他来到了甲板上,清楚地看到大大小小约三、四十只可爱灵巧的海豚围聚在船舶的前后左右戏浪欢游,它们一会儿跃出海面;一会儿又潜入海中快乐地游动着。这些灵巧的海豚时而跃水腾空,摘浪穿花;时而娇姿绰约,披水回眸;时而浮波掠影,嬉戏潜游…它们一路伴随着考科船航行,一边又发出欢快的鸣叫,好像在说:人类朋友们,来啊来啊,我们一起比赛,看谁游的快。…

潜龙赶紧拿出Av随手用的科考专用录像仪拍下了这些珍贵的一手影像资料。

琼州海峡是一个重要的海域,不仅因其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多种海洋生物,包括海豚。海豚作为一种友好且聪明的哺乳动物,在琼州海峡及其附近海域中生活。从二十一世纪早期的二十年代以来,就多次有报道记录到海豚在琼州海峡的活动,包括海警舰艇在巡逻时偶遇海豚群的事件。这些海豚群通常由数十只海豚组成,有时甚至更多,它们在水中嬉戏、潜游,展现出极高的活动力和亲和力。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相关部门采取了措施,如降低航速伴航,以确保海豚群的安全,避免它们受到船只的干扰或伤害。

琼州海峡的海豚种类包括中华白海豚和其他种类的海豚。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其数量的增加是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指标。这些海豚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该海域的生物多样性,也为研究人员和公众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研究这些美丽生物的机会。通过保护这些海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琼州海峡及其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属于海豚科、白海豚属的海洋哺乳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它们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在中国东南部沿海有广泛分布。中华白海豚的体色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幼体为暗灰色,成体为纯白色,常因充血而透出粉红色。它们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食物主要是河口的咸淡水鱼类。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捕食: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海湾中的小动物,如各种中小型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鱿鱼、磷虾等。二.游泳与活动:中华白海豚天生会游泳,通过上下摆动水平的尾鳍来推进身体。它们喜欢群体活动,通常是三五成群,也有两只一起活动的。三.呼吸方式:中华白海豚用位于头顶的气孔呼吸,这使它们在快速游泳时也能够呼吸。每次呼吸时,它们会借助鼻孔和口腔,将肺部的气体排出,形成我们常见的喷水柱。四·生活环境:它们主要生活在红树林水道、海湾、热带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咸水中,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5米。有时它们还会逆河而上,进入河流汉湾。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海峡两岸的风景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考察船继续前行,留下了一道道波光粼粼的航迹。

这次穿越琼州海峡的旅程,不仅为科考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同时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琼州海峡两岸的风景线各具特色,广东一侧更为传统和宁静,海南一侧则更加现代化和国际化。两岸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是旅游和度假的理想之地。同时,琼州海峡也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连接着中国内地与海南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考察船一路低速跟随着这群机智聪慧灵巧的中华白海豚群,来到了北部湾海区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