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漫游者龙 作品

“鲲鹏”一号驶离迷雾茫茫的莱州湾

结束了环莱州湾几个小时的徜徉在海上科学考察任务后,巨大的“鲲鹏”一号巨轮一路先后经过了潍坊市、昌邑市、莱州市、招远市等山东沿海城市群。

巨轮经过的海洋处,沿岸灯光绚丽多彩,海上巨大的导航灯塔映照着波光粼粼的蓝色海面,雾色苍茫,弯月悬空,星空闪烁,夜风吹拂。…

莱州湾夏季海面上白天温度较高,海水蒸发量比较大,在六月~七月间海上形成海雾的原因主要包括高湿度和较大的温差。海雾的出现会影响着“鲲鹏”一号巨轮的航行安全。

作为一个有着海上航行经验的一线野外海洋科学工作者,潜龙深深地知道:在海洋上航行最怕海面上突然出现的各种雾霾,比如海雾、辐射雾等浓雾,它们能见度低,危害着海上的航行安全。

海雾是指在海洋影响下在海上、岸滨和岛上空的低层大气中,由于水汽凝结而产生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得水平范围内能见度小于1km(危险)的天气现象(王彬华,1983)。海雾出现的位置常见于海上、岸滨和岛屿上空的低层大气中。中国的海雾常见的是平流冷雾等。根据海雾的性质、出现海区和季节,可以分为四类九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形式的雾;即使属于同一形式的雾,产生的原因往往也不只限于一种。对于中国的近海,海雾主要是平流冷却雾,海岸地区可以出现辐射雾。(此段为专业术语,我个人部分增加了词语,来自于百度搜索,如侵即删除)

海上航行突然出现海雾时,会造成能见度瞬间下降、视线范围会大幅度缩小,从而无法用肉眼保持有效的了望,无法保证在足够的安全距离上发现周围的来船,并迅速判断出其他船舶动态以及其他船只所采取的避让行动,只能依靠于Ais、北斗导航系统、雷达观测和标绘,船舶避让困难。此外,受到视线的限制,不能及时发现附近海上的物标和航标等,给定位和导航等造成较大的困难。…因此,在海上航行时一定要避开容易产生海雾的时段和海区,从而确保航行的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