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程一路向洋(二十九)~巴伦支海上科考见闻(第2页)
总之,九月中下旬的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所在区域气候寒冷并且多风,冰川已渐渐进入冻结初期,极昼结束并且光照锐减,户外野地科考需要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海上冰情。此时期是也是冰川/海冰变化监测的关键窗口,也是研究秋季北极气候过渡的重要时段。
针对九月份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所处区域所将要面对的寒冷天气及极昼的到来,中国北极科考队同黄河站留守科考人员依依惜别,科考队长兼总指挥长沈龙(潜龙)代表全体科考队员向黄河站工作人员表达了深深的谢意,趁着天气晴好,海上零碎的浮冰不是太多,科考队决定提前到十点开始吃午饭,十点半后乘坐岛上直升飞机去“鲲鹏三号”科考船的停泊处某深水峡湾,然后乘坐“鲲鹏三号”极地远洋科考船经过巴伦支海沿着俄罗斯西北部海域公海航道返航。
十点半吃好午饭后,潜龙率领着全体科考队员乘坐着三架极地专用运输直升机依依惜别了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的工作人员后,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停泊在新奥勒松港附近深水峡湾的中国极地远洋“鲲鹏三号”科考船上。
新奥勒松港(ny-Alesundharbour)是斯瓦尔巴群岛最北端的常年开放港口之一,主要用于科研和后勤补给。
由于港口水深较浅,适合中小型船只停靠,大型破冰船之类的极地远洋科考船通常无法直接靠岸。
该港口设施比较简单,主要用于科考物资转运和人员上下船。
由于“鲲鹏三号”极地科考船是大型破冰船性质的大吨位船舶,无法直接停靠新奥勒松港,因此只好锚泊在附近的海域,即新奥勒松港外的孔斯峡湾(kongsfjorden)锚泊。孔斯峡湾是斯瓦尔巴群岛西部的一个宽阔峡湾,水深足够,适合大型船只停泊。
科考队员和物资就是通过“鲲鲲三号”上所搭载的中小型智能快速自动避险避障的工作艇或直升机转运到新奥勒松港,然后再前往中国北极黄河站科考站的。
孔斯峡湾不仅水深条件好,峡湾水深超过100米,适合大型船只锚泊。此外,该峡湾避风条件优良,峡湾地形可以有效地阻挡强风和海浪,提供相对安全的停泊环境。另外还为科研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便利性,峡湾周边有多个国家的科考站,便于国际合作和数据共享。
“鲲鹏三号”在停泊期间,科考队开展了物资补给,为黄河站运送了食品、燃料、科研设备等物资。此外还进行了人员轮换,科考队员进行了任务交接。
另外还进行了联合观测,在峡湾及周边海域开展了海洋、冰川、大气等多学科联合观测。
九月五号午时十二点左右,潜龙带领全体科考队员一百一十人安全到达了“鲲鹏三号”科考船上,科考船鸣响了一长声船笛:
“呜~~~~~~”
船长李钢亲自掌航主舵轮,“鲲鹏三号”科考船徐徐航行沿着这个深水峡湾向着远方巴伦支海的希望岛公海海域驶去。
希望岛(hopen)是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部分,位于巴伦支海中,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南部,地理经纬度在东经19°至20°和北纬76°至77°之间。它靠近斯匹茨卑尔根岛的东海岸,是群岛中较小的一个岛屿之一。
希望岛周围的海域属于巴伦支海的一部分,巴伦支海被认为是“北冰洋的暖池”,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南部海面终年不结冰,水温比较高。希望岛周边的海洋地质状况包括宽阔的大陆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该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也非常丰富,支持着多种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生息。
希望岛附近海域主要的生物群落有浮游生物群落、底栖生物群落、鱼类群落、海洋哺乳动物群落和鸟类群落。
浮游生物群落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