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母 作品

第971章 烈士家属的安置问题

“适可而止”,李宁听完几人的计划后,并没有如他们所想的那般高兴,相反眼神中又出现了些亏欠。

“一场战争要死多少人?有谁能回答我这个问题?”

〝连长,这个数字起伏的比较大,可能只阵亡十几人,二十几人,就像几年前的海湾战争那样。

也有可能阵亡几千人,上万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刚刚结束没多久的车臣战争,但我觉得它只是一场规模非常小,烈度比较低的现代化战争。

如果真正爆发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且我们无法取得绝对的优势,最终的伤亡数字应该会高达几十万”。

一名上尉军官有些摸不懂李宁的意思,但依旧选择实话实说,不过在他的话音刚刚落下时,周围已经有人理解出了李宁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了。

“连长,你的意思是说和平时期的烈士比较少,国家有人力和物力,给他们提供较高的生活水平,但爆发了大部分的战争,烈士家属的数量会呈几何倍的增长。

到那个时候待遇过高的问题就会出现,比如说安排好工作,如果我们现在起了这个头,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时,要不要一致?

如果不一致的话,100%会有人提出强烈的抗议,这可是一个家庭改变命运的机会呀!没有人会轻易放弃的。

甚至出现对部队影响很大的舆论危机,我都不感觉是件怪事,所以为了以绝后患,只能给他们提高很高的社会待遇。

在和平时期也可能对他们进行不小的额外关注,但不能由国家出面。

要么是社会上的企业捐赠,要么是战友之间的主动赠予”。

随着解释的出炉,李宁非常欣慰的点了点头,还是那句话,人性是永远也经受不住考验的,斗米恩,升米怨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点没有说,等到大规模的战争爆发后,每一笔资金都很重要,过高的待遇很有可能让国家在战时状态下的财政入不敷出,战后的重建工作也缺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