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母 作品
第811章 刘卫军的顺利开局(第3页)
在刘卫军将自己的想法说完后,除李宁之外的两人陷入了思考之中。
先说张小晨,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答应,去找一位德高望重,能力超群的老师是他的梦想,可像这样的教授从来不缺学生。
他的年纪也不算小了,和那些一直在学校里学习,年纪不到30岁的大学生比拼脑力,实在是有些太看得起他了。
而且上级在查看个人档案的时候,除非导师特别有名,要不然也没几个人会在意。
除此之外他没多少时间了,招收研究生的考试每年就只有一回,要是连续两三次考不上,自己的年龄就破四了。
再加来702团之前,领导跟他交代过,最多三年就会晋升为正团级,到时候肯定不会再担任参谋长这一职务,下一份工作的强度还未知,他可不敢赌。
至于刘军则是心动,心动,还是心动。
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来自于黄土高原,相信没有人会喜欢沙尘满天飞的家乡吧!
虽然从1955年之后,国家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全世界最大的人工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更是在1978年被批准启动。
可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以及关注力度都不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人民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有闲心去管植树造林呢?千万别说毅力,植树造林的树种难道不要钱吗?
需不需要对它进行抗干旱的特意改造?并且单一的植树造林,很容易出现如病虫害的危机,相关的药物研制需要钱,生产需要钱,运输同样需要钱。
要是农药危害性比较大,甚至还需要给农民配备专门的护具。
但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大家也有余力关心像环保这类问题,在这个变化中,刘军也看到了大力整治土地荒漠化,整治水土流失的希望。
而现在,他有机会亲自去参与这个足以改变家乡外貌的工程,怎么能不心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