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共御外敌(第2页)
他喝口水,继续说道:“在吴州出现的这支倭寇,明显是走第二条线路,从李家港营的防御进入到内陆,从小河进入到吴州的八达河水系中。由此推断他们的船是一艘不会超过一千石的小船,再推断,他们的船上应该没有配备筒子炮以上的重型炮。”
“好!”众人一片喝彩叫好,这样的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可以很好地判断敌我双方的火力差别,进而制定有效的围剿手段。
张辰峰继续说道:“那么,王大人所带的火器足够压制对方的火力,而不需要额外再增派人手。”
“对,如今打仗兵贵在精,而不在多。铁血内卫这次所携带的武器装备足以将倭寇碾成齑粉!”潘宝庆颇为赏识张辰峰,由衷地赞道。
王孝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缓缓言道:“诚然,大燕的武器装备在硬件上确实对倭寇构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大燕疆土辽阔,而倭寇则狡猾异常,他们如同幽灵般藏匿于每一个可能的角落,使得我们难以精准锁定其位置。”
袁文楷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他轻轻说道:“王大人言之有理。但换个角度思考,既然倭寇选择以快船作为侵扰我大燕腹地的手段,那么他们的行动轨迹必然紧密围绕着水路展开。换言之,无论是来是往,他们都离不开这条生命线。因此,我们只需将水路作为搜寻的重点,沿河上下,细心排查,定能逐步缩小包围圈,直至最终揭露他们的藏身之所。”
蔡恭赞叹道:“袁大人真乃博学多才,于军事亦颇有见地,所言极是,令人佩服。”
潘宝庆接过话头,沉吟道:“王大人麾下的船只,均装备了威名赫赫的虎尊炮,对付这股倭寇,火力上自是绰绰有余。然而,关键的是如何快速找到隐匿起来的倭寇。”
樊常乞此时提议道:“我们不妨借助吴州新成立的自卫营之力。自卫营遍布各地,若能动员起民练的力量,让他们协助搜寻,定能事半功倍,效率远超我们自行派人。毕竟,当地人总比我们更熟悉他们自己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