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我是大神 作品

第784章 错综复杂的势力

扬州城食为天顶楼的包厢就不用朱吾适同意了,只要出得起价格,随时可以预定,谁都可以预定。价格嘛,也非常的美丽。

在顶楼吃一顿饭的钱,能够把其他楼层全都包下来吃一顿。

值不值,从商品属性来说,不值。毕竟菜品都是一样的。

但是从面子上来说,那就是值。

人家巴黎世家搞个胶带套手上都有人买,价格是23600。

就这逼玩意儿都有人买,食为天顶楼实力的象征,怎么可能定不出呢。

徽商要是定了一顿,你晋商定不定?不定的话,以后你在城里见到人家徽商都赶紧矮一头啊。

看似很随意,其实这就是气势,气势上弱了,那就抬不起头了。

就像梁家辉说的那句。

“你开什么车?马自达?难怪你堵车呢,我们都开奔驰啊!”

马自达的车很差吗?并不是。

但是这句话一说出来,不差也得变差了。

没去食为天顶楼吃过饭,你怎么好意思在扬州城混的?

吃不起你说啊,下次我去吃的时候带上你呗,都是朋友,别客气啊。

都是腰缠万贯的商人,谁乐意被人这么说?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有时候真不是他们傻,而是不得不买,被架上去了,下不来了啊。

朱吾适为啥喜欢走高端路线,就是吃透了他们的这个心理。

扬州食为天顶楼,偌大的包厢里只有十几个座位。

朱吾适和朱元璋占了两个,其他的十来个位置都给了扬州城的商人。

官商自然是要来人的,他们占据了几个位置。

浙商也要占据几个位置的。

另外就是山陕商人,他们也是一股大势力。

大名鼎鼎的徽商,现在反而还没有形成规模。

徽商就是徽州地区的商人,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但是真正的崛起并形成商帮是在大明中后期了。

在此之前,徽州人有外出经商的习惯,但是并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商帮。

等到大明中期,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弘治五年,户部尚书叶淇改革盐法。

规定商人不用在给边境运输粮食了,只要给盐运司交银子,就能换到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