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太子监国

“可以,必须可以啊!”

朱元璋这次没有吝啬。

朱吾适对大明的贡献,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区区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爷罢了,给了也不心疼。

就算自已不给,朱标和朱雄英也会给的。

“算你会说话,那就这样吧,你准备一下,然后咱们就出发。

我想了一下,还是走水路吧。先走京杭大运河,等到京杭大运河不好走了,咱们就走海运。

老朱你是不是还没有出过海呢?”

这个还真是。

朱吾适准备走京杭大运河到山东境内,然后走陆路到海边,然后乘船直达天津。

路线可能绕了点儿,但是意义很重大。

朱元璋还没有亲自坐过大明的海船呢。

刚好趁这个机会去慰问一下大明海军。

渤海湾相对来说风浪没有那么大,比较安全,不用担心出什么问题。

暂时这么定,途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再临时更改路线也不迟,反正到时候会有人在前方探路的。

“行,那就这么定了。咱尽快做准备。”

朱元璋毕竟是皇帝,他这一趟出去时间可不短,起码要两三个月,不把一切都安排好,他出不去的。

朱吾适也不着急,建港口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他这次去天津,只是为了招商引资,后续正式的建设,还需要专业的人来干。

而且这次港口建设需要用到钢筋混凝土,可能需要先在北方建立水泥厂和炼钢厂的。

建厂也不只是为了建港口,后续的作用也很大的。

不管是在北方搞房地产,还是修路,又或者建铁路,都需要这些原材料。

尤其是东三省,未来也是重工业城市,矿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建厂也有助于北方后续的发展。

而且朱元璋还有迁都的打算呢,到时候又是个大工程,有钢筋混凝土的辅助,迁都工程会进行得更顺利。

皇宫的话,朱吾适还是倾向于用华夏传统工艺的,大气磅礴,经久耐用。

创新必不可少,但是传统也不能丢。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朱吾适还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