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诚信经营

朱吾适再次拍拍话筒,会议室里再次恢复安静。

“想必大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重要性。但我还是要解释一下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不就是让那些中小规模的商人无法进行外贸嘛。

这个想法大错特错,你们要知道,外贸是一条产业链,并不只是把商品从大明运送到欧洲,然后卖掉这么简单的。

就说丝绸吧,丝绸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从养蚕到织布,哪一个环节不能赚钱?

为什么非要盯着航运呢。

航运风险大,投资大,赚大头是应该的。

可上游产业链也不代表不赚钱啊。

有能力的就专心搞海运,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的,完全可以不碰海运,转而去养蚕,织布,这些照样可以赚钱嘛。

在座的有些人选择一条龙,就是说又养蚕,又织布又运输。

在我看来,这样其实挺傻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与其样样都抓,不如专精一门。

如果你把养蚕,织布的钱和精力都投入到海运,完全可以再多搞几艘船,赚的多事儿还少。

专心搞个几十年海运,到时候说不定要被尊称一声船王的。”

这个也是朱吾适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这些个逼太贪婪了,恨不得把所有的钱都赚了。

搞海运就专心搞海运嘛。

人家不一样,海运加入要运送的是陶瓷,丝绸,茶叶。

这些人就去烧制瓷器,做丝绸,种茶叶。

好处是,可以自产自销,整个产业链的钱都让自已给赚了。

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不专供某一行业,导致样样通,样样松。

不可能全都指望员工自觉的,老板在中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老板不说,烧制瓷器的员工为什么要搞创新呢?

甚至偶尔出现了新花样,员工还会选择销毁。

反正老板要的做出来了,工资到手了就行,其他的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如果一个老板手里只有一项产业,烧制瓷器。

他为了增加产品竞争力,必然要在质量和创新上下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