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神通难敌命数

  (我去,我竟然把这个给忘了,寿命啊,现在晋文侯姬仇,有多大年纪了?)

  (母鸡啊,不过呢,春秋战国时代,贵族的寿命来说,晋文侯姬仇其实也不算年纪太大呀,不要认为古代人活的时间很短,那只是相对于普通穷苦百姓来说,贵族的命还是很长的。)

  (兄弟,你忘了晋文侯姬仇小的时候,受了多大的罪吗,那是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折磨,肯定会减寿的。)

  (我想了很多,秦文公对付晋文侯姬仇的方法,唯独没有想到,熬死他!真是开眼了,我以为的古代权谋是各种阴谋诡计,各种机关算计,你给我说,古代还有一种朴素的权谋手段,叫做:斗不过你,可以等你死了再欺负你!)

  (司马懿:谁在报我的身份证?)

  …………

  寿命!寿命!

  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大明,

  嘉靖一拍大腿,真是百密一疏啊,很多人研究史学的时候,他就会忽略客观因素。

  把什么事情都推在历史的必然上面,却不知道,历史的必然和历史的偶然具有辩证关系。

  什么都是必然,才是必然的错误,根本就脱离了辩证给史官,连道家基础的理论都不遵守了。

  而寿命就是一个很偶然的事件。

  任你天赋妖孽,强如周宣王,诸葛亮,唐太宗,秦始皇,你也敌不过岁月这把杀猪刀。

  嘉靖皇帝立刻问:

  “秦文公把岐东之地,献给诸天子,这是哪一年呢?”

  “或者说,这个时候,晋文侯姬仇多少岁了?”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从来没有人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问题。

  寿命,真的会对国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吗?

  他们不想去论证这个问题,但嘉靖可不是崇祯这种废物,他的命令还是有人去执行的,比如司礼监。

  太监很快就整理出了资料,向嘉靖皇帝汇报到:

  “陛下,按照我们的大致估算,晋文侯姬仇现在已经是55岁左右。”

  作为一个皇帝,最大的行政秘书,他不等嘉靖要问下一个问题,就已经帮嘉靖提前给你出了答案。

  “陛下,老奴也大概估算过,晋文侯姬仇应该只活了59岁就病逝了。”

  “也就是说,当秦文公把岐东之地献给周天子,并且准备算计晋文侯姬仇时,晋文侯姬仇已经只剩下四年的寿命了。”

  这案子不就破了吗!

  嘉靖双手一拍,作为一个高手,他是数据的分析师,不是数据的整理员,有了这些数据,很多事情就清晰了,他兴奋的说:

  “原来秦文公最后的杀手锏,就是算准了,晋文侯姬仇命不久矣,这是逼着晋文侯姬仇选择为母报仇这一条路。”

  历史还能这么看?

  海瑞眨巴着眼睛,感觉以前自己的知识体系碰上这种问题,简直是被吊打啊。

  有人竟然要算计别人的命数。

  并以命数做局,来忽视别人更改国策。

  这也太阴毒了!

  …………

  同一时间。

  北宋。

  很多百姓对这个更容易接受。

  他们纷纷议论起来。

  “正所谓拳怕少壮,我年轻时迎风能要二丈地,老了直接顺风抖在鞋面上。”

  “人老了,真就不如年轻时候,那种意气风发的劲头没有,人一老,做事都是小心翼翼。”

  “秦文公这些人真是厉害,不仅要算计人心人性,竟然连别人的寿命都没有放过。”

  “人身上的每一个优点和缺点,都会成为他们攻击别人的目标。”

  “怪不得这些人能够成为人上人呢,就这脑子,反正我是100年都想不来这么损的招。”

  这些百姓们都在感慨,活该人家能当王,活该人家能够建立那么大的基业。

  他们小有资产,但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

  司马光在一旁听得火大,人家只不过提了一个寿命,你们这么就肯定了?

  都不怀疑一下吗?

  当然他也不会傻乎乎的站出来反对,因为在他心里面,其实都已经有答案了。

  因为历史上用寿命作为终极武器的,还真有几个大佬!

  周穆王就是其中一个,人家60岁才开始人生的第一春。

  等到100多岁人家还去跟西王母打野,开启人生第二春。

  这么开挂的人生,你就说绝不绝吧!

  估计拥立周穆王当天子的人都傻眼了,这老小子也太能活了,本来想着让你当几天周天子过过瘾,然后顺便无缝衔接到棺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