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生001 作品

第390章 卫青不是3万打3万,而是9万打3万!(第2页)

  徐阶只能够亲自上阵:

  “陛下,不要以为李广利杀的匈奴跟卫青一样,他拥有的功劳就跟卫青一样了?”

  “打仗难道不看兵力配置吗?”

  “打仗难道不看战损吗?”

  “我杀敌一万人,自身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功劳?”

  “李广利杀了匈奴之后,他被人家干掉了六七成的兵力,是灰溜溜的逃了回去,这种战果也能吹吗?”

  聪明!

  文臣们终于反应过来了,对呀,还可以从战损看呀。

  真是和平久了,差点忘了打仗是怎么回事了。

  北宋。

  司马光早就想到了,怎么反驳。

  “有些人嘴里说的,抛开结果看过程,但是他们自己就不看经过。”

  “卫青打匈奴右贤王战损可是微乎其微。”

  李广利虽然打赢了匈奴右贤王,可是最后被人家给干掉了呀。

  这一战的最后,史书上清清楚楚的写着,李广利大败而归!

  这就是因为汉武帝没有了卫青霍去病,所以他才不能够得到完整的胜利!

  是这样吗?

  百姓们皱起了眉头,读书人也在彼此交谈,但谁都没有站出来反对司马光,毕竟在他们心里,名将效应已经根深蒂固。

  …………

  弹幕中,早就有人想说这个问题了。

  (那些吹汉武帝后期打赢仗的,那才叫做不看时书呢,我就问你李广利,他有没有撤离战场,他是不是损失惨重?)

  (一个斩敌15,000毫发无伤,另一个斩敌1万多,最后把自己的军队给打没了,这能算是一个战果吗?)

  (吐了吐了,嘴里喊着不能抛开事实不谈,结果就是他才是真的抛开事实不谈了!)

  (博主,你有本事给咱们科普一下,李广利最后败了没有?我就问你,李广利最后是不是失败了?这是不是汉武帝出了问题,这是不是说明只有卫青这种名将,才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一波波的提问,让整个弹幕区疯狂了。

  毕竟之前诸葛亮提出的将军无用论,让他们这些喜欢将军决定一切的人,看三国演义觉得一个将军是最重要的人,觉得卫青一战的战敌应该杀10万20万的人,道心都崩溃了。

  尤其是得知贰师将军李广利这种废物,竟然打出了跟卫青差不多的战果时,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总算有人说出了,让他们能够接受的事情,他们更是要质问博主。

  陈勇手指在电脑桌上轻轻的敲击,心里却都乐开了花。

  【你们确定要谈这个问题?】

  【谈了这个问题的话,那不能够证明卫青有多猛,反而只能证明卫青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名将光环,能力也对大局没有多大的加成作用。】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汉武帝完全可以没有卫青霍去病,他仍然会得到胜,一点折扣都不会打。】

  【因为诸葛亮的将军无用论,那无数次被经典战役实践过了,诸葛亮才根据战役总结出来的理论,不是先有理论才有的战役,而是先有战役,诸葛亮才从古代无数次战役中提炼出的理论。】

  【汉武帝时期,每一场战役都在验证这种事情。】

  【你确定敢揭开血淋淋的现实吗?】

  【你确定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吗?】

  【你确定做好了,观看世界真实运转规律的心理建设了吗?】

  【你做好了,承受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历史观崩溃的准备了吗?】

  【这个结果可能让你对卫青霍去病,对所谓的将军滤镜再次碎掉。】

  (我勒个去,难道这里面还有隐情?)

  (我就说嘛,营销号给你讲的历史绝对是剪辑剪辑再剪辑的!)

  (不会吧,不会吧,难道历史的真相就是,卫青的功劳越研究,水分就越大吗?营销号到底给里面注水了多少?)

  (博主把卫青从我心里面的滤镜都给打碎一次了,你还要继续打碎吗?难道我对卫青所有的固有印象都是错的吗?)

  (放屁,你们不要听博主胡说,我就不相信,卫青的滤镜还能怎么碎??斩敌数都已经从10万20万变成了1万多,还有比这更能让人无法接受的东西吗?我不信!)

  (我也无法相信,但我感觉,这里面肯定不像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

  大唐

  程咬金笑眯眯的看着魏征等人。

  “不会吧,不会吧,不要告诉我,卫青带领3万骑兵,俘虏右贤王一万五千人的战绩中还有水分!”

  “这要是再有水分的话,那我对你们的无耻就要再次定义了。”

  魏征瞪着脖子,保证道:

  “怎么可能有水分?”

  “唯一有水分的就是李广利!”

  “博主指出了李广利大胜,却没有说李广利回军途中,被人家干掉了十之六七的军队,只有数千骑兵像狗一样的跑了回去。”

  程咬金死死地盯着魏征一字一句的说:

  “那要不然咱们打个赌?我赌卫青的三万俘虏一万五,还有水分,这一次如果你输了,你就给我家刷一个月的茅房!”

  “敢不敢?”

  魏征哼哼吃吃了半天,都没敢下这个决定。

  “魏征,你不是那么自信,怎么不敢赌了?”

  一旁的尉迟恭起哄:“嘴这么硬,我还以为你很自信,原来你也不敢确定,那你说个锤子。”

  最终,魏征一心一横,牙一咬,“赌了!我就不信,还有什么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