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衔梨汁 作品

第254章 出其不意

这事说起来,话就长了。

于是半小时后,大家带上各自的资料一起去了会议室。

“这个消息来自孟宴臣的口述。”女警说。

“据他所言,是他女朋友在交往中逐渐发觉他可能因为父母长年的高压管控而有一定的抑郁倾向,顺其自然地,他便联想到了生活在同个环境下的妹妹,再结合后来许沁种种无法理解的疯癫行为,顺势查了一下,果然发现她进出过精神咨询科。 ”

其实,真相是上一世孟宴臣在与宋焰的交锋中被宋焰亲口告知,但这没法跟警察说,而又恰好,今生凌云致确实怀疑他抑郁。

过程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消息顺利传达出去。

张队看着手里的笔录,问:“有确切证据吗?”

“关于这一条是昭昭和连城去调查的。”

两个面孔更年轻的民警点了点头。

其中的女孩子开口道:“我们按孟宴臣提供的线索,找到了第一人民医院的精神咨询科医生陶青青,此人是许沁在美国读书时的同期校友,两人回国后巧合地进入同一家医院工作——”

张队突然扬了下手,打断:“不好意思,我有个问题,抑郁症可以从医吗?”

“我们咨询过律师。”

昭昭说了一个页数让大家翻阅。

“我国《医师法》未明确禁止抑郁症患者从业。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劳动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不得歧视或非法限制其权利。以及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医生享有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她顿顿,喘口气,“所以结论是,许沁从医不犯法,也不违规,且职场权益还受法律保护,就算医院得知她有抑郁症,也不能直接开除,应对其病情保密,提供干预资源,并根据病情调整工作强度或岗位。”

“不过,这都是具有人情味的理论规定,实际上,因为抑郁症患者的无法预测性发病,以及万一发病可能会发生医疗事故或消息泄露招致病人恐慌,轻度还好说,中度重度的话——医院一般不会冒风险,万一出了事,医院难逃其责。”

“孟家打点过?”

之前的女警摇头,“付闻樱和孟怀瑾不知情,听说后都很惊讶,甚至流露出自责和心软,但最终还是坚定,没有说要撤诉或是什么。”

“像他们这种家庭,应该每年都体检吧?”

“体检不是精神检。精神心理相关基本都是对号入座。付闻樱那种强势的性格,推己及人,完全不觉得儿女会受不住,有这个需求。”

张队叹气,又看向昭昭,“许沁的评估结果是?”

“挺严重的。陶青青说,许沁内心十分封闭,来咨询,但怎么也不肯张开嘴倾诉,就连催眠也无法让她开口,同时存在睡眠障碍,需要药物辅助;平日里情绪低落,不爱说话,比较悲观厌世,一直在服用抗抑郁药物。”

“但是陶青青毕竟是校友,认识多年,想要一个准确的结果,最好是另请医生,重新测试评估。”昭昭补充:“因此我们去咨询了另外一家的精神科教授,他看过之后,说这种症状一般还会伴有敏感多疑,顾虑重重,思维困难 ,认知下降且易怒,或许要关注一下病人是否有自杀倾向,不建议继续从医,最好专心疗养。并建议这位病人去他那里认真做一次咨询。”

这也是为什么在讯问过程中,许沁总是一味沉默,或发泄,敏感暴躁,又瞬间脆弱,让人感觉无法沟通。

一阵沉默后,张队开口:“那么她的抑郁来源,是因为孟家的高压环境吗?”

如果是这个结论,那么付闻樱就有一定的责任,虽然,即使这样也达不到法律意义上的虐待。

但这一点也被驳回了。

这次是连城拿出了证据,“张队,这是陶青青念本科时做的课后作业,给许沁做过图画测试,这些意象解读出来,除了家里人的掌控外,还与火有关。”

“火?”

“因为当事人什么都不肯说,所以我们联系了孟宴臣,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他给我们指了一条路,许沁的亲生父母死于火灾。于是我们又去调了梁市的案宗,当年的案断是:许父包养情人被许母发现,两人起了争执,许母一怒之下纵火,拖着丈夫同归于尽。而当时,许沁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场祸事。”

连城说完,昭昭点头,“那时她才十岁,结合当年她到孟家生活后的日常表现,情绪低落,不爱说话,合理怀疑当年她的心理应该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同时又寄人篱下,而付闻樱也没有注意,加以干涉,并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她强势的掌控和管教,不但催化加剧了这个创伤面,并衍生了出新的问题,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