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喧嚣 作品

第625章 心若空杯(第2页)

凝炼,你可以理解为牢固,不丢失。结丹就是揉合于心。

丹在古代修行书中,叫做心。丹道就是心道。

世人以为要清空杯子,清空不了的,这个杯子就是那阿赖耶识,业不空。修行之人也在业中,只是能够跳出恶业,存善业。

世间很多人不会这个,所以只能不断被动往里面装各种炁。就比如那些短视频中,这个告诉你什么道理,你装进去了,那个告诉你什么道理,你装进去。这样不对。

因为道理这个东西有相反的一面,你以为你装了善,却总看见他人恶,所以并没有修正。因你见恶时,心中就产生恶。须不断提升自己,见真善与真恶。而又不执着善恶,以善恶为用,行大善之事,这个行大善之事叫做善根。

也叫本心,根上就善良,所以不怪,心中不留什么过不去的东西。

于此同时,最难被人修明白的就是,你即明无对错,又知对错。即知对错,又明无对错。

这几句话其实很难被人搞懂,为什么是相反的,又如何能做到。所以得修真心去认识它,没有这个就认识不了。

佛与道说的空与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真空妙有这话一般人理解不了太深含义,无为无不为也是。

由于世间人,习惯了非黑即白这属性。哪怕是感觉自己有了修行,得到的答案也是单一的,从而不明。

所以去二元对立,不光需要去小我的二元对立,还得去觉得自己修行很好后的对立。

什么叫去对立呢?就是见任何东西,脑子里都不是单一的答案与结果。

不管你内心如何去清净,也需要注意这句话,能避免我执更重。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自己。】这只是第一层,很多人都理解成了这就完事儿了。

师父给补上后面的话;

【你知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也知你眼中的别人才是自己。又知别人眼中的你是你,知你眼中的别人不是自己。还知道没有所谓的别人与自己,同时知道万物一体。】关键点在这个知道上。

所有人都以为第一句话就是真理是答案,若看不到我现在所说的话,也会被定在原地。其实也是一种固化。

上面这些话是同时达成,并非单一达成。而达成之后具体要如何做自己呢?

依然是那句,你本自具足,你想成为什么样子你就能成为什么样子。

修道这个东西学是其一,悟才是精髓。

师父不直接给很多东西,原因在,得修到什么地方之后才能慢慢给,不然上去就给太深的,正常是理解不了的。

师父说的再简单,哪怕能理解的去,也做不出来,因为这个东西就像是一台超级计算机瞬间进行的计算,这个计算还不是单向的,而是瞬间同时朝着两个方向或多个延伸,且,有不执着于最后的答案,因为答案是在运行过程之中不断在变化的。

掌握这个变化的规律,才算是得道,而非掌握单向运算得到什么固定答案。

理解的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