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喧嚣 作品

第614章 爱与情(第2页)

因为一旦一个人过于理性而没有感性的随从以后,这个人变得好像透知一切,但是他变得非常麻木。

如果一旦这个人感性十足,但没有理性的时候,他似乎分辨不了事情的真相,他变得嫉恶如仇,变得非常的情绪化。

这些话所讲,其实就是师父一直以来教的太上忘情诀。看似言语无情,实则有情有义。

对这个世界而言;

有人四十岁就下线了,有人三十岁也走了。别让不开心耽误了你悠哉悠哉修行与玩耍的时间。

有些欲望,不必舍弃,反而要去珍惜,比如你想去的地方,想吃的东西,想见的人。

真正的衰老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你内心不再为任何事物提起兴趣。

所谓的心脉受损,郁郁而终,实则是人活着活着把特么赤子心丢了。

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识本心,种种妄缘,不修正念,故即憎爱心起。

提及到爱这一词,很多人对爱与情很是困惑。

这里师父随便聊聊这个话题。

所谓的爱情,爱是爱,情是情,要从两个方面来讲;

爱;有时候是付出,有时候是索取。有时是无私,有时又自私。不为己时的爱就是无私,为己时就变成自私。

将,将心比心这一词扔在爱这个概念中,这份爱才能持平。

若无将心比心啊,父母嗔怨子女的不孝,朋友恼怒兄弟的不义,爱人痴恨伴侣的无情。

世间所言中道,不无道理,依然是心中的那杆秤也就是良心。

情;有感而生,亦无外乎心与心之共鸣,无心亦无情,无情又怎爱。

情有;亲情,友情,爱情,师徒之情,等等。

亦有对其余生灵,人事物等衍生之情。比如;对小动物有感情,对某一事件某人所做念其情,对某一随身之物有情。

人因有情所以生爱,人因有爱而又生情。爱的最初是欢喜,又是一种感觉。

是契合心中某一特定条件下所生之物,亦是心与世间之缘而凝结。

扩展维度而言;

普渡众生,道理万物,何尝不是一种爱与情。

世间一切,单一个体,不管是何物,都具备着阴阳属性,也就是好坏,善恶,对错等。

若问师父如何看待爱与情。

答;想爱就爱,分怎么爱。想有情就有,看彼此的缘分。

师父这心,千刀万剐过后坚如玄铁,又似那永恒不息的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