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4章(第2页)

快马送信,哪怕一来一回,也能赶上春耕。

到了夜间,依旧是父子二人的谈话时间。

白隽摩挲着水杯,低声问道:“大郎,你觉得杜长林此人如何?”

此间只有父子二人,白旻无需隐瞒自己的想法,“既是被二郎引为挚友,其人本事才干颇有独到之处。”

迟疑一会,“只是出身委实太低,将来前景有限。”

白隽放下杯子,面容在烛火映照下有些晦暗不明,“杜长林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信奉‘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换言之,过于理想化。

“年轻人信这些不是坏事,他若非家中无人帮扶,何至于落到今日的地步。”

反而是杜乔有此遭遇,不曾变得偏激狭隘,仍旧保持豁达宽广,更为难能可贵。

白隽敦敦教导,“大郎,你总觉得高门子弟平步青云,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可曾思量,他们路子宽广,不缺白家这一个伯乐。”

遑论效忠,说不定占了便宜就抽身而去,随时改换门庭。

以孙无咎为例,孙家朱紫无数,姻亲故旧盘根错节。以白隽所知,背后就能牵出好几个三公九卿级别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