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野心?初心?(第2页)

  “他们冲锋陷阵,不是为了李唐,不是为了武氏,是为了自己的好日子。”

  “这世间最实在的,从来都是银钱粮食,不是那些写在史书里的忠义。”

  狄仁杰抬起头,忽然问:“陛下还记得显庆年间,您让臣查的那桩贪腐案吗?”

  武曌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记得。兵部侍郎克扣军饷,被你查出,朕斩了他全家。”

  “那时陛下说,军饷是将士的命根子,贪墨军饷,比通敌叛国更该死。”

  狄仁杰的目光沉静如水,“如今陛下重赏将士,与当年严惩贪腐,其实是一个道理。”

  武曌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还是怀英懂朕。那些老臣总说朕用‘妇人之术’笼络人心,他们懂什么?”

  “当年太宗皇帝能让尉迟恭单骑护驾,不是因为尉迟恭是忠臣,是因为太宗给了他别人给不了的信任与富贵。”

  “这朝堂之上,人人都骂‘铜臭’,可谁又能离得开这‘铜臭’?”

  她转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扇窗。晚风带着洛水的潮气涌进来,吹动她的衣袂。

  “怀英你看,洛阳城的灯火亮起来了。”她指着远处纵横的街巷,“那些灯下面,是无数想过好日子的百姓。”

  “朕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觉得,跟着朕,能过上好日子。”

  狄仁杰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并州老家,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当官的要是忘了百姓要吃饭,那官帽迟早要掉。”

  他那时不懂,总觉得为官当以“忠义”为先,如今才明白,所谓忠义,说到底是让百姓信得过你——信你能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安稳觉可睡。

  “只是臣有一事不明。”狄仁杰的声音低了几分,“陛下如今威加四海,军中将士莫敢不从,为何还要用酷吏?来俊臣那些人……”

  “来俊臣?”武曌转过身,眼神冷了下来,“怀英觉得,朕是喜欢听那些罗织的罪名吗?”

  她走到一幅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长安的位置,“李唐宗室在关中盘根错节,那些老臣表面臣服,暗地里勾结藩王,朕若不拿出雷霆手段,这朝堂早就乱了。”

  “你以为云州之战为何能赢?不光是赏钱,是朕先斩了三个通敌的将领,抄了他们的家,那些人才知道,背叛朕的下场。”

  她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河流山川,从幽州到凉州,从岭南到漠北,每一个地名都带着她的温度。

  “朕知道来俊臣他们狠,可对付豺狼,不能用绵羊的手段。”

  “等朕把这些蛀虫都清干净了,自然会罢黜酷吏。怀英,你要等。”

  狄仁杰的心猛地一颤。他想起前日在吏部看到的名册,武氏子弟被提拔的越来越多,甚至有几个黄口小儿都得了五品官阶。

  他一直想问,却总觉得难以启齿——她费尽心机巩固权力,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女皇帝,还是为了将这李唐江山,彻底变成武氏的天下?

  “陛下啊。臣只想问一句,陛下,还认李唐吗?”

  狄仁杰这话一出口,气氛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认李唐?”武曌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嘲讽,几分疲惫,“当年太宗皇帝杀兄逼父,百姓认他。”

  “百姓认的,从来不是‘李唐’这两个字,是能让他们安居乐业的皇帝。”她走到狄仁杰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怀英,你跟着朕二十多年了,你说,朕这些年,对百姓差吗?”

  狄仁杰抬起头,与她对视。

  他想起洛阳城外新开的水渠,想起关中减免的赋税,想起灾年时她下令开仓放粮,甚至亲自去义仓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