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巨大收获
至此,由中原四郡掀起,波及五郡之地,维持半年之久的大规模叛乱就算是被彻底平定了,此次光是叛乱的人数就超过了百万,被殃及的百姓也超过数百万人,直接死难人数更是高达百万。
少了这么多人口,中原四郡可是损失不小,光是人口方面的损失就让中原四郡感觉到有些难受,不过那与叶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全面收复锦凌郡,右军主力南下,与廉颇的新军汇合到一起,在边境地区的驻军兵力陡然增加到了12万人。
叛军全军覆没,边境驻军增加,消息传出去后,对面的卫军很快就有了反应,根据锦衣卫提供的情报,驻扎的10万卫军有了拔营后撤的迹象,其他地方本来正在北上的卫军也停下了脚步,就地驻扎,应该是在等待新的命令。
很显然,没有了叛军的存在,中原四郡的卫军部队已经失去了进入锦凌郡的理由和借口,除非公然宣布叶白和龙武卫为叛军,才有理由大军犯境。
筹划了半年之久,搞出这么大的增长,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所制定的计划彻底被破坏,可想而知朝堂上那些人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甚至有些人脑袋落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那些事情,与现在的叶白并没有多大关系,亲自坐镇锦凌郡郡城的叶白,此时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消灭了上百万叛军,获得的奖励那叫一个丰富,得亏系统仓库没有体积、重量的限制,否则这么多的奖励,得要具现出来才行了。
各种物资、资金的奖励就不提了,按照刘伯温的计算,足够维持一支50万精锐大军至少5年的消耗,换言之,哪怕西北三郡一文钱、一粒米都不给叶白提供,他也靠着一己之力养活麾下的大军。
西北三郡都经历过战乱,损失不小,需要时间修生养息,短时间内是无力支持龙武卫大扩军,乃至发生战争了,可如今有了系统的奖励,叶白根本就不需要动用西北三郡的储备。
不需要动用各地府库储备的钱粮,也不需要从民间征集粮草,哪怕再度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也不会影响到西北三郡的民生,不至于穷兵黩武。
最最关键的是,这些钱粮如今可都好好地待在系统仓库中,并没有被具现出来,哪怕各方势力的眼线、探子能力再强,也不能探查得到。
只要有经验的人,都能够大致判断出西北三郡如今的家底,不认为叶白和龙武卫还有能力发动战争,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的防备,关键时刻是能够打很多人一个措手不及的。
除了钱粮物资之外,还有各种等级的士兵卡、武将卡更是堆积如山,既能够快速完成一支新部队的组建,也可以对原有部队进行大规模升级,真正地组建出几支全精英部队来。
除了战争卡牌系统的隐藏奖励之外,现实世界的奖励也是很丰厚的,刘伯温、陈平带着张巡和郡衙、府衙、县衙的官员们清点了好几天才算是全部清点完毕,送入府库、登记造册。
百万叛军如同流寇一般,在中原四郡各地流窜,劫掠了无数的百姓,更是屠杀了许多世家门阀,抢到的钱粮无数,如今倒是都便宜了叶白。
当然了,刘伯温等人只是大致计算了一番,就知道这里面的数字有差距,至少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钱粮。
少了的那些钱粮跑到哪里去了,他们都是聪明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肯定是通过各种手段交给了背后设局之人,他们搞出这么大规模的叛乱来,可不仅仅是为了排除异己,同时也是要给自己赚取资源的。
此外,最大的收获就是人口了,上百万叛军被消灭,真正死亡的其实只有30-40万人,剩下的都成为了俘虏。
能够在战场上幸存下来,并且成为俘虏的,可不是什么老弱妇孺,那都是身体素质不差的青壮,等于给西北三郡补充了数十万适龄青壮。
武安郡遭受过蜀国入侵,石门郡被草原游牧骑兵大肆侵略,锦凌郡也被上百万叛军糟蹋,西北三郡都被战火所波及,损失了大量的钱粮、人口。
要知道西北地区本就地广人稀,人口比起中原四郡要少得多,比江南的人口更少,损失了大量人口之后,可以说是严重地削弱了西北三郡的战争潜力,这数十万青壮人口的补充,对于遭受了战争创伤的西北三郡来说尤为重要。
其中最高兴的就是张巡了,比起武安郡和石门郡来说,锦凌郡才是最惨的,有数座城池惨遭叛军屠城,还有2、30万百姓逃难躲进了盘州府,人口的损失是最大的。
眼下要重建府军,还要重新恢复民生,对于青壮的需求自然不小,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将这数十万俘虏的青壮纳入了怀中,不愿意分配出去。
还是刘伯温劝阻了他,这些人毕竟曾经都是叛军,有些人甚至还杀过人、见过血,与普通百姓已经不一样了,不能将他们安置在一个地区,那是埋下一个隐患。甚至锦凌郡的府军重建,也不能全部用这些青壮,最好是将这些青壮打散,安置到三郡之地,有各地的百姓、府军看着,也不怕他们生出什么事端来。
张巡的能力不差,文武双全,自然明白这才是最合理的处理方式,虽然心中有些不舍,却也没有多说,更加没有提出什么质疑,只是请求叶白从武安郡和石门郡,迁移部分百姓过来,补上锦凌郡的人口,再不济也要把盘州府的那近30万难民给送回来。
没有足够的人口,张巡就是能力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对于这种事情,叶白自然不需要劳心劳力,只要定下一个大的基调,剩下的事情,自然可以交给手下的人去做。
战争结束,如今就该轮到文臣出马了,他们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全面收复锦凌郡,获得了一批人才卡的奖励,这些人才卡叶白全部兑换成了文臣卡。
开战之前,叶白大规模召唤了一批武将,武将的数量暂时是足够了,眼下缺的是文臣,战后重建,没有足够能力的文臣可不能做好。
【荀彧(绝世文臣):武力14,统帅62,智谋95,政治97】
【杜如晦(绝世文臣):武力55,统帅79,智谋95,政治97】
【房玄龄(绝世文臣):武力48,统帅67,智谋97,政治94】
【荀攸(绝世文臣):武力27,统帅73,智谋96,政治92】
叶白的运气相当不错,招募出来的4名绝世文臣,不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之辈,更是对他当下处境极为有用的,乐得他嘴角都合不拢。
荀氏叔侄不用多说,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就如同刘邦麾下萧何一般的存在,曹老板手下若不是有荀彧支撑,他哪里能够年年征战,压着吴、蜀两国打啊。
荀攸在治理国家方面,要比荀彧弱了不少,但却是一名合格的谋臣,为军中将领出谋划策,也是行家里手,这类谋臣也是叶白比较缺乏的。
房谋杜断的名声更是不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而且两位与长孙无忌不一样,对于权势没有太多的欲望,用起来也要更加放心一些。
岳飞的右军还有廉颇的新军,都还缺少一名出谋划策的军师呢,这一次不就正好给补上了嘛。
当下大笔一挥,荀攸去了廉颇的新军,与廉颇、李牧搭档,虽然不是廉颇的最佳搭档蔺相如,可以荀攸的聪慧、能力,想来是能够与廉颇和平共处的。
房玄龄则是去了右军,与岳飞搭档,岳飞可不是廉颇,没有那么高傲,而且对房玄龄的名声也有足够的了解,右军还有秦琼、程咬金等熟人,想来不会有什么冲突的。
至于更加擅长政治的荀彧和杜如晦则是被留在了身边,为叶白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处理一些政务。
如今西北三郡都已经落入到了叶白的手中,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政治方面,可以说已经成了叶白的地盘,一应民生事务都要由叶白来决策。
姚广孝、张巡还有长孙无忌,三名郡守的确能力不俗,不要说管理一郡之地,就算管理多个郡乃至一国,都未必做不到,可很多大事依旧要上报到叶白这里。
不擅长这方面事务的叶白,麾下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才能够协调统筹好一应事务,刘伯温能力出众,政治能力同样不差,可他最擅长的还是军事谋略,荀彧、杜如晦两人正好可以分担。
而且这两位的智谋属性同样不低,在关键的时刻,同样能够承担起一名谋士的重任,临时客串一下军师。
如此一来,叶白的侯府之中,就有了刘伯温、陈平、荀彧、杜如晦四大名臣组成的智囊团,这阵容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够比拟的。
最先体会到这种好处的,并不是叶白,而是陈平。
往日里,光是石门郡和武安郡递交上来的政务就不算少,刘伯温有其他任务在,有时候处理不过来,也是需要陈平出力的,得亏他能力不错,没有耽误锦衣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