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议和条件因势定(第2页)
德阳殿内,高澄的声音在殿柱间回荡。
“跟侯景硬碰硬确非明智之举,绍宗想打消耗战,这粮草供给务必到位,令怀远积极征调四方仓廪,凡大都督请粮一律简化流程,即刻拨付。”
说罢,高澄止住脚步,转向陈元康抬手道。
“绍宗按兵不动,侯景也必定能猜到他的计谋,说不定会狗急跳墙,这攻心之术不可少。”
“再书一封诏书送前线,若遇战则当众宣读,凡弃暗投明主动归降者,皆可赦免前罪!降者亦能阵前立功,与我将士同等待遇!取侯景首级者,封侯赐爵......”
陈元康书记完,起身将文书呈与高澄过目。
高澄阅览过,心头再一盘算,说道:“跟着侯景谋反的一众将领,家属在邺城的......遣人快马加鞭,去邺京收集这些叛将的家书送去谯城,说不定大有用处。”
“大将军英明!”
对侯景麾下诸将的家眷都留着性命,即便是收了侯景决绝的回书,侯景的至亲骨肉他也忍着没动一个。
筹码不留到终局,又如何知其作用价值。
这是父亲教的道理,所以宇文氏的一众家眷,至今都还被严密看护在晋阳。
高澄回身坐到案前。
“崔暹,最近怀远有封上书你拿去看看。”
将朱批文书递予韩宝业,继续道:
“他建议在怀、洛两城、
以及毗邻蠕蠕的幽、安二州,
还有接壤吴地的徐、扬、兖、豫四州广设屯田。
此议甚善!
虽然扬、豫二州战事未平,但开春在即,你先拟定出屯田的各项细则,还有核考之规,既要兼顾百姓乡绅之利,亦需统筹国家战需。
对应派遣到各地使者你也要作好部署,尽量正月前拟定方略,好在春耕前施行。”
崔暹已经接过文书粗略阅览,待高澄说完,拱手应诺。
当目光扫至文书后面部分,说得正是御史台如今的纠察弊端。
只言:‘顷者官司纠察,多不审练,乃闻缘浅入深,未有雪大为小,咸以畏避嫌疑,共相残刻......’
神色不由凝重,以往是他掌御史台,如今调职不久,就有这等事.
不由沉声问道:“大将军,这法狱苛察之事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