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 作品

第41章 崇文明理(第2页)

“之前陛下提到过的葛玄,校事亦曾查探过。葛玄此人长在武昌居住,与孙权相交甚笃,无法前来洛阳。”

曹睿点头:“还有各类信奉呢?”

徐庶想了几瞬:“余下民间信奉,徐州最盛、青州次之。”

“徐州琅琊、东海、下邳、广陵等偏僻之郡,天师道与佛门之信杂糅,时常亦有争端。前任徐州刺史吕虔年迈昏聩,并不管辖。”

“而青、徐、兖交界的济北、泰山、东莞、北海、济南等郡,仍有太平道的信奉存在。”

曹睿感慨道:“张角都死了五十余年了,太平道竟然还在!朝廷并无太多精力处理乡里盲信,禁是禁不绝的,只有管束起来了。”

“徐卿,传信洛阳卫仆射处,让各郡国对这些杂七杂八的信奉、奇人都搜罗一下,使他们的头领前往洛阳居住,免得民间失控。”

“再设立一个如同崇文观一般的官署。”曹睿看向几人:“该叫个什么名字为好?”

两侍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徐庶用手肘推了卢毓一下,侍中里年龄最小的卢毓这才拱手应道:“崇文观掌天下文事,新设立的官署搜罗天下奇异,由朝廷管辖而明其道理。”

“不如取‘明理’二字。”

曹睿笑着摇头:“‘理’字可取,‘明’字却更为精妙。道理越辩越明,可人们信奉之事又如何能辩得明白呢?不如朝廷指明选明才好!”

“就叫明理观吧!”曹睿看向徐庶:“此事徐卿去和卫仆射说。”

“遵旨。”徐庶答道。

而一旁的卢毓抿了抿嘴,似有未尽之言。

曹睿看到了卢毓的神情,问道:“卢卿有何想说的?”

卢毓心中已经酝酿了许久,到了此刻却开始犹豫起来了。

陛下对于占卜、看相这类神异的事情,

历来都是作为调剂,主要用以消遣和解闷,倒不是当真信这些。

就如同武帝将左慈等人召到邺城、文帝找朱建平相面一般。非有所求,娱其耳目罢了。

若自己依着管辂的卦象来说……

还是说吧!

卢毓下定决心,拱手说道:“禀陛下,方才管辂占出涣卦来,卦辞为‘王假有庙,利涉大川’。”

“大魏宗庙在洛阳,可武帝的高陵、文昭皇后的朝阳陵都在邺城。陛下此前只遣了徐宣往祭高陵、司空往祭朝阳陵。”

卢毓有些紧张了起来:“王假有庙,祖陵亦如宗庙一般。陛下何不亲往祭祀高陵,以作禳解?”

曹睿看了一眼卢毓:“卢卿是怕了管辂卦象,还是真想让朕亲自去一趟?”

卢毓拱手一礼,认真以对:“陛下,臣两个心思都有。”

曹睿又看向徐庶:“徐侍中又怎么说?”

徐庶答道:“信则有,不信则无,陛下可依心意决之。卦辞可以从邺城祖陵来论,也可以从洛阳太庙来论。陛下出征之前,不是在洛阳祭拜过太庙了吗?”

“臣以为无虞。”

很显然,徐庶并非儒生,并不愿在这种进言上消耗自己和皇帝间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