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 作品

第85章 直趋汉中(第3页)

“朕已经令各郡各县悉加防护了,却还是难免这种事情。”

司马懿拱手道:“陛下勿要心忧,这也是难免之事。历来大军出征都要征发徭役,冬日死伤根本就是难以避免的。”

“即使陛下不发徭役,冬日该死人还是要死人的。”

曹睿瞥了司马懿一眼:“虽说是这个道理,但朕还是不能这般处置。”

“告诉辛侍中,为首两名杀官造反之人夷三族,手中沾过血的斩首,其余百姓就不要流千里了,免其他罪行,但要人人抽十鞭子以作警戒!”

“若是流千里,不知还要死多少人?诛首恶也就够了。”

“遵旨。”司马懿毫不经意般的领命,接着说起第二件事来。

“第二件事,三月初、迁至关中的陇右羌人陆续抵达,辛侍中遣人将其屯在池阳、武功、蓝田、雍县、郑县五地。”

“但新迁入关中的羌人普遍有些不稳的倾向。虽然在迁入羌人之时,已经将其原本的种落尽量打乱,还是在各屯田处所内、时有争斗甚至死伤之事发生。”

“辛侍中向陛下请示,该用什么标准处理。”

曹睿抬眼看向司马懿:“司空以为该用什么方法处置?”

司马懿拱手答道:“臣以为应该从严、从重处理!”

“羌人不服王化,虽然种落首领领了大魏好处,但大多羌人百姓却还是积习难返。”

“若争斗致人死伤,首恶判斩,其余皆应严惩!”

“司空的意思朕听明白了。”曹睿点头:“对待这些羌人百姓应该恩威并施,但是朕的‘恩’,他们一时半会也感受不到、也体会不到朕的深意。”

“但是论‘威’,来的更快也更管用,是也不是?”

“陛下圣明。”司马懿拱手道。

“那就告诉辛侍中吧,”曹睿吩咐道:“虽然是朕将他们迁来的,但羌人犯法并无特权,该杀就杀、该惩罚就惩罚,且要从重!”

“威慑他们几年,习性也能渐渐改过来了。”

“还有第三件事……”

……

政事处理起来千头万绪,但曹睿的基本原则就是尽量爱惜民力、尽快恢复生产。

而曹真八日到的沮县,九日下午便进发到了阳平关外,从容扎下营来。

张郃抛下步军由郭淮在后统领,亲自向前与曹真汇合,商量起进军的军略来。

“张将军,这两日发生的事情都上表陛下了吗?”

张郃点头应道:“已经悉数禀报过了。不过从沮县来的仓促,还未收到陛下的回信。”

曹真点了点头:“不过你说,我们从汉中退走这么些年,阳平关却还是这个阳平关。如今再取阳平关要几日?”

张郃看着曹真带笑的神情,略微想了一想:“五日?”

曹真哈哈大笑:“张将军还真是与我想到一起去了!五日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