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新的奖励
“周院士,关于高速信息公路的推广应用,我想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考虑,如何将其与未来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了……”白杨的声音透过话筒,带着一种深远的考量。
电话那头,周培明院士显然也沉浸在白杨刚才描绘的经济蓝图中,语气中带着兴奋:“白所长说得太对了!信息公路绝不仅仅是技术基础设施,它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血管和神经。如果能与您刚才提到的经济改革结合起来,那简直是如虎添翼啊!您有什么具体的设想吗?”
白杨微微一笑,他知道周培明院士是真正理解他想法的人。他正要继续阐述,忽然,脑海中传来一阵熟悉的、带着机械质感的声音。
【恭喜宿主,052d项目获得一定成就,国运发生了一定改变,奖励宿主丰田系列全套技术。】
白杨的身体猛地一僵,握着电话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这突如其来的系统提示,让他所有的思绪瞬间凝固。
“白所长?白所长您还在吗?”周培明院士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带着一丝疑惑。
白杨回过神来,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哦,周院士,我在。刚才信号有些不好……这样吧,周院士,关于信息公路与经济结合的具体方案,我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更详细的规划。您看,我们明天下午再约个时间,在计算机研究所碰个面,如何?”
“好,好!没问题,白所长您尽管安排时间,我随时恭候!”周培明院士爽快地答应了,语气中依然带着期待。
“那好,周院士,明天见。”白杨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052d项目获得成就?国运改变?丰田系列全套技术?每一个词都像重磅炸弹,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他立刻在脑海中调出系统界面,迫不及待地查看起这次的奖励信息。
果然,系统界面上,赫然显示着一行行详细的数据:
【丰田系列全套技术:包含从1937年丰田汽车工业成立至今(2010年)的所有车型设计图纸、生产工艺、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底盘技术、车身制造技术、材料应用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市场营销策略、品牌建设经验等全方位数据。】
白杨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他死死盯着“2010年”这个时间节点,心脏狂跳不止。
1978年!现在是1978年!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拥有了未来三十多年的汽车工业技术!而且是丰田这种世界级巨头的全套技术!
这并非仅仅是几款先进车型的图纸,而是从基础材料到整车制造,从生产线布局到市场销售,一个完整、成熟、高效的工业体系的全部知识和经验!
在当前这个时代,国内的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单一且质量堪忧。
而丰田,即便是在1978年,也已经是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其精益生产模式和可靠性享誉全球。更何况,系统奖励的是直到2010年的技术!
这意味着,他可以跳过漫长的摸索和积累过程,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甚至超越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汽车强国。
这套技术,如果能够完全消化吸收并应用于国内,那将不仅仅是“霸占市场”那么简单。
它将彻底改变国内的工业面貌,带动钢铁、橡胶、玻璃、电子、化工等无数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极大地提升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他甚至能想象到,未来大街小巷跑的,不再是那些笨重的老式卡车和少数进口轿车,而是拥有自主品牌、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国产轿车和商用车!
这简直是为他刚刚向两位部长提出的“彻底放开个人经济,盘活国内市场”的设想,打了一针最强效的催化剂!
汽车工业,本身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有了这套技术,国内的汽车工业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拥有坚实基础和无限潜力的庞大产业。
白杨的眼中闪烁着兴奋而深邃的光芒。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奖励,更是国运的馈赠!
他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秘书小李的号码。
“小李,你进来一下。”白杨的声音听起来依然平静,但如果仔细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很快,小李便推门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
“白所长,您找我?”小李问道。
“嗯。”白杨点了点头,指了指办公室的门,“我需要回宿舍一趟,可能要一两个小时。这段时间,如果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先帮我处理一下,或者等我回来再说。”
小李有些疑惑地看了看白杨。白所长平时很少会在工作时间突然回宿舍,而且一去就是一两个小时。不过,她并没有多问,只是恭敬地回答道:“好的,白所长,您放心去吧。”
“嗯。”白杨起身,拿起桌上的钥匙,又补充了一句,“这段时间,不要让任何人打扰我。”
“明白。”小李郑重地点了点头。
白杨走出办公室,径直走向宿舍楼。
他知道,系统传输的信息量巨大,虽然不像之前那些颠覆性的科技那样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但一两个小时的接收时间也绝非短促。
他需要一个绝对安静和私密的环境来完成这个过程。
回到宿舍,白杨反锁上门,拉上窗帘,确保没有任何干扰。
他深吸一口气,在心中默念:“系统,开始接收丰田系列全套技术!”
话音刚落,一股庞大而精密的知识洪流瞬间涌入他的脑海。
无数的图纸、数据、生产流程、管理经验,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
白杨只觉得大脑一阵胀痛,海量的知识如同被压缩的精华,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被他的意识所吸收和理解。
他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无数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高效运转,看到了各种先进的发动机在精密组装,看到了设计师们在电脑前勾勒着未来汽车的线条……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意义。
白杨完全沉浸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份信息。他不仅是在接收数据,更是在理解和消化这些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工业理念、管理哲学和市场智慧。
当最后一丝信息流归于平静,白杨猛地睁开眼睛。宿舍里已是暮色四合,窗外透进来的光线变得昏暗。
他看了一眼手表,赫然发现,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
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虽然大脑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脑海中,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汽车工业体系,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仿佛他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数十年。
“呼……”白杨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