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信息高速公路项目确认,即将上报!
等到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会议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兴奋交织。
祁领导清了清嗓子,那双锐利的眼睛再次扫过全场,每一个接触到他目光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仿佛等待着什么最终审判。
“诸位,”祁领导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白杨同志的‘中国科研与国防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初步预算,需要四十亿美元的专项资金。”
“嘶——”
如果说刚才“第四代计算机研制成功”是一颗重磅炸弹,那这“四十亿美元”就像是引爆了核武器,整个会议室瞬间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紧接着便是比刚才更猛烈的骚动。
“四十亿?还是美元?!”一位主管工业的副部长,手里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
“祁领导,这……这不是开玩笑吧?”另一位农业口的负责人声音都有些发颤,“我们总共才多少外汇储备?这一下子就要划走一半?那我们其他部门……还怎么发展?全国人民还怎么吃饭?”
“就是啊,祁领导!计算机是重要,但也不能这么个重要法吧?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啊!”
“对啊,我们部门那个引进项目,就差三千万美元,您这儿……”
一时间,群情激奋,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刚才因为“第四代计算机”而升腾起的民族自豪感,瞬间被这天文数字般的资金需求给冲得七零八落。
这帮平日里为了一两千万美元额度都能打破头的部委领导们,此刻感觉自己的心肝脾肺肾都在抽痛。
四十亿美元啊!
那得是多少化肥,多少拖拉机,多少先进设备?
祁领导面沉似水,却并不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任由他们宣泄。
他太理解这帮人的心情了,管家难,管这么大一个家,更是难上加难。
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等到会议室里的声浪稍歇,祁领导才慢悠悠地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吹了吹上面并不存在的茶叶末,呷了一口,然后“咚”的一声,将缸子重重放在桌上。
清脆的响声让所有人再次安静下来。
“诸位,”祁领导缓缓开口:“关于第四代计算机的战略意义,关于这条‘信息高速公路’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如果还有同志不理解,不明白,没关系。”
他顿了顿:“你们可以自己去查,去问,去了解。我相信,以各位的渠道和能力,弄清楚这些事情,不难。”
众人面面相觑,祁领导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份量却重如泰山。
这意思就是,不懂就自己补课去,别在这儿瞎嚷嚷。
“今天的会议,关于那八十亿美元的分配,暂时议到这里。”祁领导站起身,目光如炬:“我现在要去签发一份文件,组织一个最高级别的专家评估小组,由我亲自带队。”
“立刻前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对他们研制的‘曙光一号’计算机进行技术鉴定,同时,对白杨同志提出的‘中国科研与国防信息高速公路’工程计划,进行全面的可行性评估。”
说完,祁领导不再看众人各异的脸色,径直朝会议室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补充了一句:“哦,对了,这个专家评估小组,除了计算机领域的顶级专家,相关部委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也可以派一位懂行的同志参加。名额有限,先报先得。”
话音未落,祁领导已经消失在门外。
会议室里,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有些发懵。
祁领导的态度太强硬了,而且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
先是画了个大饼——第四代计算机,再是砸了个重锤——四十亿美元,最后还留了个口子——欢迎参加专家组。
“老李,你们工业部对这个计算机……了解多少?”一位计委的副主任小声问道。
被称为老李的工业部副部长咂咂嘴,苦笑道:“第四代?我只知道比第三代先进,具体先进到哪儿,我也不知道啊!不过,能让祁领导这么上心,还要亲自带队评估,这事儿小不了。”
“可不是嘛!”另一位科技口的司长眼睛放光,“祁领导说‘最高级别’的专家评估小组,这规格……啧啧,怕是院士都得去好几位吧?能跟着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
“关键是那四十亿美元啊!”有人还是心疼,“这要是真批了……”
“批了,也得看这项目到底值不值!”一位相对年轻,思想也更活络的司长说道:“祁领导的意思,不就是让我们自己去看看,去判断嘛?要是真像白杨说的那么神,那别说四十亿,再多点,只要国家有,也得支持!这可是国之重器!”
这话一出,不少人眼中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是啊,祁领导什么时候做过没把握的事?
白杨那小子,更是个从不放空炮的主儿。
“小刘,赶紧给咱们部里打个电话,让王工准备一下,跟我们一起去计算所!”
“老张,你快去跟部里汇报,我们也要派人参加这个评估小组!”
一时间,会议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刚才还剑拔弩张的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亢奋和急迫。
管他四十亿还是五十亿,先去看看再说!
万一这真是什么划时代的大宝贝,自己部门要是能沾点光,那可就……嘿嘿!
不多时,一个由各路专家和相关部委代表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评估小组便集合完毕。
光是各个部委派出的“观察员”,就凑了十几号人,再加上真正的计算机专家、通讯专家、系统工程专家,足足坐满了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来的两辆大巴车,三十多人,朝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方向进发。
车厢里,一开始还有些拘谨,毕竟各路神仙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但这么大规模地一起出动,还是头一遭。
渐渐地,随着车辆驶出市区,气氛也活跃起来。
一些消息灵通的,已经通过各自的渠道,对“第四代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有了初步的了解。
虽然依旧是云里雾里,但“自主可控”、“战略意义”、“弯道超车”这些词汇,已经开始在他们脑海中盘旋。
“老赵,你说这‘信息高速公路’,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一位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问旁边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
这位老者是国内通讯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赵院士。
赵院士眯着眼睛,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象,沉吟道:“如果我没理解错,这是想用我们自己的计算机,自己的系统,把全国最重要的科研、国防和政府部门,用一种……嗯,类似高级电话线的东西,连接起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共享。”
“高级电话线?”旁边一位年轻些的专家忍不住笑了,“赵老,您这比喻可真形象。不过,这投入也太大了,四十亿美元啊!光是铺设这些‘高级电话线’,怕就是个天文数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