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389章 白杨大胆的想法!四十亿美元的开支!(第2页)

这个年代,大家虽然都讲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但谁不希望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得到认可?

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有所改善?

三个月工资,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要知道,很多家庭一年的积蓄可能都不到这个数。

沈桦林和周培明院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和感激。

他们知道,白杨这是在用最直接、最实在的方式,肯定大家的功劳,激励大家的士气。

看着底下欢欣鼓舞的众人,白杨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微笑。

他知道,对于这些可爱可敬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精神上的鼓励固然重要,但物质上的奖励,同样能给他们带来最直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一片欢腾中,白杨又与周培明院士和沈桦林等人商议了一些“曙光一号”后续的测试、优化以及小批量生产的计划,这才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计算技术研究所。

返回自己研究所的路上,小李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问道:“所长,这个奖励标准……计算所那边人可不少,三个月起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白杨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闻言淡淡一笑:“多吗?不多。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远不止这点奖金能够衡量的。”

“小李,你回去后拟定一个详细的奖励方案。主要贡献者,比如像沈桦林这样的核心骨干,奖励标准可以定为十二个月的工资,外加一些实物奖励,比如海鸥手表、凤凰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甚至可以考虑奖励几台黑白电视机。”

“其他参与人员,根据贡献大小,分为三档,分别是九个月、六个月和三个月工资。另外,所有参与人员,年底的评优评先,也要优先考虑。”

小李听得暗暗咋舌。

十二个月工资!

这差不多是普通工人好几年的收入了!

还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这些紧俏物资,这手笔,实在是太大了!

他有些担忧地说道:“所长,这么高的奖励标准,我怕……我怕报上去,上面部里会不会有不同意见?毕竟,这先例一开……”

白杨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你只管把方案做扎实,把每个人的贡献和对应的奖励等级都列清楚,有理有据。方案做好了,我来签字。至于提交给上面,也由我亲自去沟通。出了问题,我担着。”

听到白杨这番话,小李心中顿时安定下来。

他太清楚自家这位年轻所长的能量了。

从最早的特种合金,到后来的战斗机等等,再到这次的第四代计算机,哪一项不是惊天动地的大成果?

白杨所长在上面的分量,早已非同一般。

既然所长敢这么说,那就一定有他的把握。

“是!所长,我明白了!我回去马上就办!”小李的声音也变得坚定起来。

白杨点了点头,重新闭上眼睛,脑海中却在飞速运转。

“曙光一号”的成功,比他预想中还要早了至少一到两年,而且性能如此卓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意味着,很多他之前规划的,需要依赖高性能计算机才能推动的项目,现在都可以提前启动了。

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开启中国的“网络元年”。

当然,以目前国内的整体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想要像后世那样大规模普及互联网,接入千家万户,还为时尚早,那纯粹是天方夜谭。

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重点高校、核心科研院所、军方关键部门以及政府的核心决策机构之间,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通讯和信息共享系统,却是完全可行的。

这将极大地提高科研效率,加速信息流转,优化资源配置。

比如,高校的尖端科研项目数据可以实现快速共享和协同分析;

军方的武器研发和战略推演,可以得到强大的算力支持;

各个研究所之间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难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高效的交流和攻关;

政府部门的报告传递和数据汇总,也将变得更加便捷。

这,就是他设想中的“科研与国防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然而,这个项目有一个巨大的特点,那就是前期投入巨大。

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都看不到直接的经济回报。

这纯粹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性投资。

想要推动这样一个项目,资金是最大的瓶颈。

而这笔钱,数目之庞大,绝非计算机研究所能够承担。

必须要有国家层面的支持,特别是财政上的鼎力相助。

或者这笔钱他来出。

想到这里,白杨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

很快,就回到了研究所内。

只是刚进办公楼,他就停住了。

“小李,车子直接开到中财部去。”白杨突然开口道。

“啊?去中财部?”小李愣了一下,但还是立刻应道:“好的,所长。”

“去之前先给中财部打个电话。”

……

与此同时,中财部的一间大型会议室里,气氛正有些凝重和焦灼。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七八位司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

主位上,中财部部长祁同伟,祁部长,正眉头微蹙,听着手下各部门负责人,为了那笔高达八十亿美元的外汇额度分配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这八十亿美元,正是白杨之前从国外为国家赚回来的巨额外汇。

这笔钱对于外汇储备极度匮乏的共和国而言,不啻于一剂强心针,一笔雪中送炭的救命钱。

然而,钱虽然多,但想花钱的地方更多。

“祁部长,我们重工业部门,急需引进一批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和特种设备,这关系到国家整个工业体系的升级换代!”

“这八十亿里,至少要给我们划拨三十亿!”一位主管工业的副司长嗓门洪亮,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对面主管农业的领导脸上了。

“老刘,你这话就不对了!民以食为天!我们农业领域,化肥、农药、优良种子、先进农机,哪一样不需要外汇?没有农业的稳固,你们重工业发展起来,粮食不够吃怎么办?我看,至少要给我们二十亿,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主管农业的领导也不甘示弱,拍着桌子反驳。

“还有我们轻工业,出口创汇潜力巨大,稍微给点政策,引进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就能生产出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进一步扩大出口,赚取更多外汇!这是个良性循环啊!”

“能源部门才是重中之重!没有能源保障,你们干什么都白搭!我们需要勘探设备,需要炼化技术……”

“交通运输也不能落下,铁路、公路、港口,都需要大量投入……”

会议室里,争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想为自己主管的领域多争取一些额度。

八十亿美元,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但放到国家机器的庞大需求面前,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祁部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他理解这些人的心情,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领域不重要?

哪个领域不需要钱?

但这笔钱怎么花,必须花在刀刃上,必须最大化它的战略效益。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祁部长的秘书猫着腰,快步走到他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祁部长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白杨的电话?

这小子,平时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

他刚弄回来这笔巨额外汇,按理说应该消停一阵子,怎么又打电话到他这里来了?

祁部长深知白杨的“能量”,这小子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搞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诸位,先暂停一下。”祁部长抬手示意,会议室内的争吵声渐渐平息下来。

他站起身,对众人说道:“我接个重要电话,你们先梳理一下各自的需求和理由,半小时后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