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377章 一千五百万的震惊!(第2页)

一行人离开了略显嘈杂的车间,来到了研究所所长办公室。

有工作人员端来了几杯热气腾腾的白瓷缸子茶水,茶叶在缸子里沉沉浮浮。

周领导捧着温热的茶缸,并没有急着喝,目光在办公室里扫视了一圈,心中又是一番感慨。

他坐下来,开门见山:“白杨同志,刚才在车间,你提到了成本问题。一千五百万,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虽然我知道这背后有客观原因,但要让这项技术真正发挥作用,走向应用,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白杨点点头:“是的,周领导。这也是我必须提前说明的原因。目前的样机成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支撑大规模推广应用的。”

“它更像是一个技术验证平台,证明了我们的原理是可行的,性能是可以达到预期指标的。”

“那么,后续降低成本的可能性有多大?主要的瓶颈在哪里?”周领导追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技术再好,如果永远是实验室里的“奢侈品”,那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可能性肯定是有的,而且空间不小。”白杨沉吟了一下,开始条分缕析地解释,“主要的成本构成,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核心元器件。比如高性能激光器、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芯片。”

“目前我们使用的部分器件,要么是依赖少量进口,价格昂贵且渠道不稳定;要么是国内生产,但性能一致性差,成品率低,筛选成本极高。”

“为了保证样机的性能,我们不得不选用‘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器件,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成本。”

“第二,精密加工和装配工艺。激光雷达对光学系统、扫描机构的精度要求极高。”“

比如那个扫描镜的动态平衡和轴系精度,直接影响测量准确性。”

“国内现有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水平,要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难度很大,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精加工、精调试,废品率也不低。这部分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非常高。”

“第三,软件算法和系统集成。虽然我们的算法是自主研发的,但将其高效、稳定地运行在现有的硬件平台上,需要大量的优化和调试工作。”

“尤其是在实时数据处理方面,由于缺乏高性能的专用芯片,我们用了大量的变通方法和冗余设计,这不仅增加了硬件成本,也增加了软件开发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白杨端起茶缸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所以,周领导,您看,这成本高昂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国家在光学、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多个基础工业领域的短板。”

“这台激光雷达,就像一个‘考官’,无情地暴露了我们工业体系中存在的诸多瓶颈。”

他这番话,没有丝毫抱怨,而是冷静客观地分析。

周领导听得连连点头,眉头也微微皱起。

他知道白杨说的是实情。

这些问题,不是一个研究所能独立解决的,而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面临的共性难题。

“你说得很透彻。”周领导放下茶缸,身体微微前倾,“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白杨同志,我需要你们研究所尽快拿出一份更详细的技术需求和产业瓶颈分析报告。”

他加重了语气,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份报告,不能只是泛泛而谈。”

“要具体:一,未来实现规模化生产,需要哪些关键元器件达到什么样的性能指标?目前国内外的差距在哪里?”

“二,哪些制造工艺和装备是制约成本和性能的关键环节?技术难点是什么?”

“三,你们认为,国内哪些单位、哪些工厂或者研究机构,具备攻克这些技术瓶颈的潜力?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这份报告,将作为部里下一步协调相关单位、组织技术攻关的重要依据。”周领导看着白杨,眼神锐利,“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分析,是能落地的解决方案建议。时间要快,内容要深!”

“明白!”白杨立刻应道,语气斩钉截铁,“周领导放心,我们会尽快组织力量,完成这份报告。我们也会尽可能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他心里清楚,这份报告的分量。

这不仅仅是对激光雷达项目负责,更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为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压力巨大,但责无旁贷。

周领导满意地点点头,神色放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