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370章 导演了一步好戏!第一步已经完成!

白杨回到研究所,一股浓重的疲惫感瞬间包裹了他。

这疲惫并非来自体力消耗,而是源于那种走钢丝般的精神紧绷。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蹩脚的魔术师,揣着一兜子真兔子,却得煞有介事地从空帽子里往外变,还得时刻担心观众里有没有懂行的,会不会一嗓子喊出“他兜里揣着呢!”

“演戏这活是真累!”他揉了揉太阳穴,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我这哪是搞科研,分明是在编剧本,还是那种要求极高、预算极低、随时可能穿帮的现实主义大戏。”

他需要尽快把周部长和李副局长允诺的地质资料弄到手。

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夜长梦多。

他拿起桌上的红头电话,拨通了电网局李副局长的办公室。

电话那头,李副局长显然一直在等着他的消息,几乎是秒接。

“喂?白所长?”李副局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李副局长,是我,白杨。”白杨的声音沉稳依旧,“关于地质资料的事情,您看……”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李副局长斩钉截铁,“我已经跟局里地质勘探部门打好招呼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料,包括原始勘探记录、图件、报告,只要是咱们电网系统内部掌握的,全都优先供给你们研究所!你派人来拉,还是我们送过去?”

“我们自己去拉吧,动静小点。”白杨想了想,补充道,“可能量比较大,我安排一辆卡车过去。”

“好!随时欢迎!”李副局长顿了顿,还是没忍住,“白所长,大概……需要多久能有个初步的方向?”

这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等米下锅”的焦虑。

白杨心里苦笑,您这问的,我倒是知道答案,可我不能直接告诉你啊。

他斟酌着词句:“李副局长,地质研究不比工程设计,变量太多,需要时间沉淀和分析。我会尽全力,一有进展,立刻向您和周部长汇报。”

挂了电话,白杨立刻叫来了研究所办公室主任老马。

老马是个五十来岁、办事稳妥的老同志。

“老马,你跑一趟电网局,找地质勘探处的刘处长,就说是我安排的,去拉一批地质资料回来。对,可能很多,开上咱们所里那辆解放卡车去。”

白杨交代道:“另外,把所里那间最大的会议室腾出来,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要作为临时的资料分析室。”

老马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利索地答应下来:“好嘞,所长,我这就去安排!”

看着老马匆匆离去的背影,白杨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空地上那几棵掉了叶子的白杨树,它们的名字和自己一样,此刻却显得有些萧瑟。

他知道,接下来的工作,将是一场在故纸堆里进行的“寻宝”游戏,只不过。

宝藏的位置他早已知晓,他要做的,是如何合情合理地“绘制”出那张通往宝藏的地图。

两天后,研究所最大的会议室里,彻底变了模样。

长条会议桌被搬到了墙边,地上、桌上、甚至窗台上,都堆满了各种文件袋、图纸筒和厚厚的报告。

这,就是电网局系统内几乎所有的、能找到的关于全国煤炭资源相关的地质勘探资料。

数量之庞大,远超白杨的预期。

从建国初期的初步普查报告,到六七十年代相对深入的区域勘探记录。

甚至还有一些解*前遗留下来的零星资料。

纸张泛黄,字迹模糊,图件的比例尺和标注方式五花八门,很多关键数据甚至是手写记录,潦草得如同天书。

白杨亲自带队,抽调了所里几个在数据处理和地质学方面略有基础的研究员,组建了一个临时的“能源潜力评估小组”。

当然,对外宣称是为了配合国家能源战略调整,进行前瞻性研究。

一开始,年轻的研究员们还挺兴奋,觉得能参与到这种“国家级”的课题中很光荣。

但很快,他们就被这堆故纸淹没了。

每天的工作就是分类、整理、阅读、记录,枯燥得让人抓狂。

“所长,这……这比大海捞针还难啊!”一个戴着眼镜、名叫小钱的年轻研究员,揉着酸涩的眼睛,苦着脸抱怨。

“很多报告的结论都是‘该区域煤层较薄,品位不高,无工业开采价值’,或者‘构造复杂,勘探难度大,建议暂缓’。咱们真的能从这里面找出新的大煤田?”

白杨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钱,地质科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过去的‘无价值’,不代表现在和未来也没有价值。当时的技术手段、勘探深度、评价标准,都和现在不同。更何况……”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资料,“信息只有在被关联、被重新审视时,才可能爆发出新的价值。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这些沉睡的信息一个‘被重新审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