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娄老板表忠心!
白杨的目光只是微微一凝,随即便恢复了平静。
他没有丝毫急于动身的意思,只是对着小李挥了挥手:“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按我之前交代的,处理好所里的事情。”
“是,所长。”小李应了一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白杨重新拿起那份关于新型复合装甲材料的测试报告,目光再次落在那一行行精密的数据和分析上。
娄广成的到来固然重要,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研究所才是他的根基,是这一切力量的源泉。
只有将研究所内部的事务梳理妥当,将每一个项目稳步推进,他才有足够的底气和筹码,去应对外部的风云变幻,去和各方势力进行周旋博弈。
此刻的研究所,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略显冷清的高技术研究所。
随着一个个项目接连启动,这里已经成为了国内顶尖科研人才向往的圣地。
从全国各地抽调、乃至主动申请调来的专家、工程师、技术员络绎不绝。
研究所的编制一扩再扩,原本宽敞的实验楼和办公楼,如今也显得日益繁忙拥挤。
白杨深知,他所“拿出”的每一项看似独立的先进技术,实际上都牵引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就如同那架引发了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巨大兴趣的uh-60“黑鹰”直升机技术。
仅仅是将其图纸和核心数据“复现”出来,就需要攻克多少难关?
其核心的t700涡轴发动机,涉及高温合金、精密铸造、燃烧效率、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尖端领域;
其先进的旋翼系统和传动系统,对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精密机械加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还有那整合了导航、通讯、飞控的航电系统,更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的集大成者。
每一个子系统,拆分出来都足以支撑起一个甚至数个大型研究课题,需要无数科研人员呕心沥血,投入巨大的资源和时间去消化、吸收、乃至创新。
更不用说那已经初露峥嵘的“东风”系列。
那是国之重器,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加深奥和敏感,从推进燃料到制导控制,从弹头技术到发射载具,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还有之前引发轰动的第三代战斗机项目,同样是一个需要举国之力才能支撑的庞大工程。
这些项目,如同无数条奔涌的河流,最终汇入研究所这个巨大的湖泊。
而白杨,作为这个湖泊的“定海神针”,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是惊人的。
各个项目组的进度报告、技术难题会诊申请、资源调配方案、跨部门协调会议纪要……雪片般的文件堆积在他的案头。
无数的技术节点、无数的瓶颈问题,都需要他以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和知识储备,进行精准的判断和决策,指引着庞大的科研团队,在正确的道路上高效前行。
时间缓缓的流逝。
他时而沉思,在关键的技术路线上做出批注;
时而拿起电话,与某个项目负责人进行简短而高效的沟通,直指问题核心;
时而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小范围的技术研讨,碰撞思想的火花。
整个下午,白杨都沉浸在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运筹帷幄之中,将研究所内部的各项事务梳理得有条不紊。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间已经由明转暗,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在办公桌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悄然指向了五点半。
白杨终于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份关于发动机叶片材料疲劳测试的文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抬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连续几个小时的高度专注,即便是他经过强化的精神力,也感到了一丝疲惫。
他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颈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目光扫过窗外已然亮起的路灯,心中估算了一下时间。
是时候去见见娄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