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锦 作品

第132章 孝道(第3页)

她从袖子里轻轻取出那支琉璃簪,双手奉上。

崇昭帝疑惑地看着她。

谢皇后道:“陛下不记得了吗?这支琉璃簪——是当年陛下册封婉昭仪时赏赐的。”

崇昭帝搭在案上的手,微微一紧。

当年将那西兹女子拖入冷宫时,她曾用他听不懂的西兹话凄厉地叫喊,痛哭流涕,那双灵动的眼眸里,满是绝望与怨恨。

当时,随行一个通晓西兹话的宫人说,那是西兹国的咒语,婉昭仪在诅咒他不得好死,诅咒大梁皇室灾祸不断、国势衰微。

他气愤至极。

这么多年忙于朝堂政务,他从没有想起过她。

却不知,她竟珍藏着他送的琉璃簪。

“传朕口谕,赦婉昭仪无罪,送往西山行宫。着太医问诊,拟方开药,将养沉疴。”

皇帝抓起朱笔,正要批奏,又抬头看过来。

“皇后亲自去办吧。”

让谢皇后去办,便是不让萧贵妃插手。

心如明镜的皇帝,在大事上其实并不糊涂。

偏偏,他会对平乐母女百般纵容,即便证据确凿,也要一力偏袒到底。

这便是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吧。

谢皇后微微颔首,“臣妾遵旨。”

次日大早。

瑞金殿的萧贵妃便听闻了这个消息。

她怒不可遏,生生将刚沏好的青瓷茶盏掷地摔碎——

“皇后真是好算计!她以为放出那疯妇,示恩于文嘉,便能借机扳倒本宫?”

邓嬷嬷脸赔笑,轻声劝慰。

“贵妃息怒,皇后一时得意罢了,何必跟她计较?”

萧贵妃哼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气得满头的钗环泠泠作响。

“本宫的女儿,才是金枝玉叶,本宫的儿子,才是天命所归。本宫和陛下的情意,岂是他人能比?”

邓嬷嬷应声,“那是自然,整个后宫谁不知道贵妃娘娘和陛下的情分?哪个龙子凤孙又比得上平乐公主和端王殿下尊贵呢?”

萧贵妃忽而冷笑:“谢素心想离间本宫跟陛下的情分?那本宫便让她尝尝,什么叫自食恶果。”

话音未落,她腕间的玉珠突然断开——

“啪”的一声,坠了满地。

萧贵妃见状,更生气了。

“来人,请镇国夫人递牌子进宫,就说……就说本宫有事相商。”

镇国夫人是萧贵妃的母亲,精于算计,手段狠辣,在京中贵妇的圈子里,威望颇高,善于用各种手段为萧家谋取利益,多次帮助萧贵妃化解宫中危机……

“西山行宫倒是一个好去处。”

薛绥截过锦书的话头,螺子黛轻点眉峰。

“文嘉这步棋走得妙了。这溽暑难耐的时季,西山气候宜人,清幽凉爽,离普济寺也不远,她也可以带着妞妞时常去寺里祈福,暂避纷争。”

锦书微微颔首,面露担忧之色。

“公主担忧,萧贵妃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姑娘说,她会有动作吗?”

薛绥:“当然。”

她扭头眨眼,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大梁后宫佳丽如云,新人辈出,美人如过江之鲫,竟没有一个人动摇过萧贵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一个人恃宠而骄惯了,岂会善罢甘休?”

锦书小声问:“那姑娘的对策是?”

薛绥指腹轻轻一点,就着螺子黛,在妆奁的铜镜上描出一个“静”字。

一动不如一静。

“以静制动,稳坐钓鱼台。”

啪嗒一声!

小昭在檐下打翻了东西,惊得灵羽扑腾展翅。

接着,便有轻微的脚步声在窗外挪动。

薛绥朝锦书使个眼色,忽地伸手拿起木案上的茶盏,用力泼向半敞的窗户。

“青天白日,也敢做贼!”

她以为是李肇。

窗户却半晌没有动静。

片刻,她正要起身查看究竟。

叩门声响,上前拉开,抬眸便撞上李桓那双深邃的眼眸。

他藏青色的袍角,有薛绥泼出去的茶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