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封侧妃(第2页)
李肇似笑非笑。
李桓突然从容出列:“儿臣有事启奏。”
崇昭帝轻轻颔首:“讲。”
李桓撩袍跪下,正色道,“儿臣前日突遭恶疾,周身红疹奇痒难耐,医官见之也束手无策。幸得夫人薛氏调配药膏,悉心照料,方得痊愈。儿臣斗胆——”
他瞥了薛庆治一眼,“前有薛公查获密报,后有小薛氏妙手回春,儿臣斗胆恳请父皇,册封小薛氏为儿臣侧妃,以彰其功,显皇恩厚泽。”
殿内霎时鸦雀无声。
几个臣子面面相觑,目光阴晴不定地望着薛庆治。
薛庆治自己也愕然不已。
就算是他的功劳,怎么就落到了薛六的头上?
端王嘴上说是彰显薛家德望,其实是不想让他升官啊?说到底,还是心里有了嫌隙。
李肇冷笑一声。
他眼底戾气横生,喉间血气腥甜上涌,藏在胸腹间的情丝蛊,仿若利刃似的灼烧五脏六腑,搅得生生作痛……
可声音,却清洌带笑,如碎玉投壶……
“明明是薛公的功劳,怎的到了皇兄口中,却是为你端王府做了嫁衣……”
李桓面不改色,叩首伏地,对崇昭帝道:“父皇明鉴。那小薛氏淑慎贤良,虽是儿臣心头所爱,但儿臣求赏,并非为一己私情,只为褒奖薛家清正门风……”
崇昭帝一双睿眸,在两个儿子身上逡巡。
片刻才缓缓开口,“这小薛氏倒是一个才德兼备的奇女子。既然端王情深义重,又有薛爱卿厥功在前,朕也不好让明珠蒙尘。来人,拟旨……”
-
檀秋院。
薛绥和小昭正将晒干的艾草细细碾成粉末,分拣装入细绢袋中,如意便捧着漆盘匆匆而入。
“姑娘,宫里来人了!请姑娘去前堂接旨。”
小昭险些打翻药臼。
锦书蹙眉道:“按礼制,按旨该由王妃操持,怎的叫姑娘前去?”
如意摇摇头,“婢子也不得而知。”
薛绥问:“王爷可回府了?”
如意再次摇头,“听翡翠姑姑的意思,是天大的喜事。王妃已往正厅去了,催姑娘快些,莫要误事。”
薛绥指尖一顿,沉吟道:“更衣。”
-
王府正厅内。
薛月沉领着阖府女眷,屏息凝神,垂首敛袖地等待着。旁侧的朱漆屏风,将日光割裂成斑驳碎片,在众人的衣间游走。
“平安夫人接旨——”
薛绥应声。
众人齐刷刷跪列。
传旨太监王承喜一脸肃容,轻轻抖开手上明黄的卷轴,嗓音刺破凝滞的空气。
“……薛氏六女出自簪缨,阀阅清贵,其在室则孝亲敬长,于归则恭谨事上,更兼善医能药,惠及府中。朕嘉其德,特授端王侧妃之位,食侧妃禄米。着其恪修妇道,以助王室。钦哉!”
金声玉振,余音绕梁。
众人伏地屏息,鸦雀无声。
薛月沉余光悄然看着薛绥,见她脊背绷得笔直,不由轻捏帕子,泛起笑意。
“妹妹还不接旨?”
薛绥应声,伏地谢恩,双手高举过头顶。
“臣妇谢主隆恩!”
王承喜将圣旨放在她的手上,如意赶紧上前给了赏银。
恰在此时,李桓含笑踏入院中。
“回来得正巧,赶上了。”
王承喜满脸堆笑,将钱袋塞入袖中,朝李桓欠身。
“恭喜王爷,陛下洪恩浩荡,圣眷日隆,可喜可贺啊。”
李桓淡笑颔首:“有劳公公奔波。”
王承喜称声“不敢”,然后佝偻着腰身,赔笑道:“那咱家便回去复命了,王爷素日操劳,当多多保重身子,节劳养神为好。”
“公公慢行。”
李桓让人将王承喜送出府去,目光扫了一眼厅内众人,走到薛绥近前,亲手将她扶起来。
“如今可满意了?薛侧妃。”
他眼含春风,笑意温存,眼底却似淬了寒冰。
“本王早说过,不会委屈你。”
真是一个狡猾至极的男人。
这不是离间她和薛月沉吗?
非得让她们姐妹失和,鹬蚌相争,他才肯善罢甘休?
薛绥不动声色地抽回手,福身一笑,却未达眼底。
“王爷言重了。我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承蒙陛下错爱,实在愧不敢当……”
她抬眼望向薛月沉,清浅含笑。
“若非王妃平日教导有方,事事提点在前,我又如何能知晓进退,明辨大体,不至于误了王爷的事……”
这是将他一军,暗指他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