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藏诏(第2页)
他微微一顿,语气沉肃。
“旧陵沼之殇,乃奸佞蒙蔽、蠹虫侵蚀所致,非战之罪,更非父皇之过。当务之急,是肃清奸邪,以正朝纲,告慰二十万旧陵沼英灵,而不该一味掩盖真相,徒负惭愧……”
一字字,铿锵有力,仿佛重锤,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敲打在崇昭帝混乱而激愤的心头,将他这辈子最不愿意去面对的那些人和事,一件件摊开在面前。
崇昭帝喘息着,抬起双眼,冷笑着盯住他。
暖阁内再次陷入死寂。
父子二人,一个颓坐,一个静立。
无声地对峙着。
许久,崇昭帝才靠回软枕上,声音疲惫得近乎虚无。
“肃清奸邪……以正朝纲……很多年前,朕也这么想……”
他微微阖上眼睛。
仿佛不想从年轻的李肇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
片刻,他复又睁开眼,带着帝王的审视。
“太子,你来告诉朕,肃清,要从何肃起?这奸邪,又该从谁杀起?是杀一个萧嵩,一个谢廷展,一个郭丕?还是……把整个大梁皇朝连根拔起,从而平息旧陵沼之殇?”
“父皇。”李肇缓缓地抬头,郑重地撩起锦袍下摆,在御榻前三步外,端端正正地跪了下来。
“儿臣所求,并非一家一姓的权柄,更不为血流成河的清算。儿臣所求,唯有公道二字。”
他额头及地,发出细微的声响。
崇昭帝冷笑一声,“公道?”
他逼视着李肇,目光陡然锐利。
“你想要这大梁的天下照着你的公道行事,那便只能将朕苦心维持的朝堂规制彻底打破。将挡在你东宫储君之路上的所有人——无论忠奸贤愚,一网打尽!方可如愿!”
最后一句,是诛心之词。
是足以将年轻的储君,置于万劫不复的指控……
寒意弥漫开来,几乎冻结了空气。
李肇直视着御榻上的皇帝,眸光如炬,神情肃穆凛然。
“父皇!儿臣斗胆直言:旧陵沼二十万英魂,需要公道。边关浴血、粮饷被贪的将士,需要公道。被权贵蠹虫盘剥、苦不堪言的黎民百姓,需要公道。大梁朗朗乾坤,煌煌法度,更需要公道。此公道,不在儿臣手中,而在父皇!在朝廷法度!在煌煌青史!”
他的声音并不激昂,却如同洪钟……
在寂静的暖阁内,慢慢回荡。
“至于儿臣之心,天地日月,皆可为鉴!何来有人挡路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