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锦 作品

第272章 凯旋(第2页)

他未戴头盔,深刻的眉骨和瘦削的脸颊,比出征前更加冷峻深刻,日光落在脸上,清晰地勾勒出紧绷的下颌线条和紧抿的薄唇,刀劈斧凿一般,散发着浴血的凛冽和无形威压。

这便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回来的大梁储君。

昔日的冷峻孤高,淬炼成冷硬与沉静。

他勒着缰绳,缓缓策马前行,眼眸扫过欢呼的人群和迎接的百官,目光无波无澜。

欢呼声浪排山倒海涌来。

“太子千岁!”

“天佑大梁!”

声浪达到顶点,震耳欲聋。

薛绥目光穿过纱幔,落在越来越近的玄甲上。

隔着攒动的人头、挥舞的手臂、不期然的,竟与马背上那个冷硬的身影,目光在虚空中撞上……

那一瞬,时间仿佛被拉长、凝滞。

李肇极轻地顿了一下。

大氅披在身后,被晨风卷动。

视线隔着喧腾的人海望过来,带着一丝深沉难辨的暗光。

太沉、太利,明明看不见她,却好似要将脸上的薄纱灼穿……

薛绥袖中的手猛地攥紧。

“啪嗒……”

腕上的檀木佛珠,毫无征兆地绷断。

圆润的珠子胡乱滚落,砸在茶楼的地板上。

几乎同时,李肇胯下的乌骓马似乎被什么东西惊扰,不安地打了个响鼻,前蹄微扬。

他立刻收束缰绳,目光却未收回。

“殿下千岁!”

“太子殿下千千岁!”

李桓率百官上前,依礼迎接。

“臣等奉陛下旨意,恭迎太子殿下凯旋。殿下西征破虏,扬我国威,功在社稷。此乃大梁之福,百姓之幸……”

李肇右臂虚抬,声线冷冽:“有劳皇兄。”

又将目光扫过宗室百官,颔首示意。

“众卿免礼。孤奉旨讨逆,幸不辱命。全仗先帝庇佑,陛下圣明,将士效死,朝野同心。”

文武百官肃立,齐齐躬身,山呼千岁。

“恭请太子殿下入城——”

宗室勋贵的女眷在观礼台的西侧。

薛月沉捏着绢帕,看着李桓和李肇兄弟二人虚与委蛇,嘴角微撇,明显心不在焉。

她身侧的奶娘,怀中抱着几个月大的阿宁。

小姑娘攥着奶娘衣襟,戴着一顶缀着明珠的小软帽,粉雕玉琢,此刻却不知为何,小嘴一瘪,哇哇大哭起来。

“哦哦,乖,不哭不哭……”奶娘手忙脚乱地颠哄。

薛月沉冷冷瞥了奶娘一眼,妆容精致的脸上难掩疲惫与烦躁。

“许是人多惊着了。抱远些去!”

她嘴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

那孩子似是感受到了母亲的不耐与周围的压抑,哭声骤然拔高,尖利得几乎刺破耳膜!

婴儿的尖啼,如同一个突兀的信号。

就在这普天同庆、万众瞩目的时刻——

变故陡生!

混乱的人群中,几个蒙面黑衣人如同毒蛇般猛然窜出。

他们目标极其明确,手中淬毒的弩箭并未射向万众瞩目的太子李肇,而是直指茶楼雅间窗口那抹灰色的身影——薛绥!

“妖女惑国……为萧贵妃和平乐公主报仇。”

一个嘶哑的声音在混乱中响起。

“兄弟们,随我上,杀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女。”

“动手!”

同时,暗器撕裂空气,带着致命的尖啸射向薛绥。

“姑娘小心!”小昭厉喝一声,手中寒芒连闪,将突袭的三枚暗器打飞出去,“嗖”地钉在窗棂上,尾羽兀自颤动。

锦书也迅速掷出手中茶盏,一个旋身挡在薛绥面前。

一支细箭无声无息地擦着薛绥的手臂飞过,带起一道血痕。

锦书又惊又怒。

“平乐余孽竟会选在此时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