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到平吉堡农场

回到家后,卫国径直走到桌前坐下,借着昏黄的台灯开始给妹妹小林写信。

信的开头,他细细询问妹妹路上的种种:火车是否拥挤、同行的伙伴是否和睦、有没有人晕车呕吐。

写到这里,笔尖顿了顿,又添上几句关于安置的细节——住的屋子漏不漏雨、夜里会不会冷、食堂的窝头是否顶饿。

最后才想起问她是否已经熟悉了知青点的环境,有没有找到井台的位置,是否认得去地头的路。

他们的父亲去世的早,母亲又不怎么爱操心,这些事都落到了卫国的头上。

“钱和粮票要是不够了,千万记得立刻写信告诉我。”

接着,卫国郑重地提起请高晓燕帮忙补习功课的事。

他把高晓燕的情况写得格外详细:“晓燕同学是高二(二)班的好学生,班主任王老师总夸她热心肠,班里不论谁功课跟不上,她都主动帮忙补习。

上次期中考试,被她辅导过的几个同学,数学成绩都提高了十几分。”

停顿了一下又写道“到了地方先和晓燕处好关系,别急着提补习的事。

过几天我会专门给她写信说明情况,要是她愿意帮忙,你学习上遇到不懂的就大胆问,千万别不好意思。平时多帮她干点活,打水、扫院子都行。

我给你寄的玉米面,分些给她;家里腌的咸菜也给她点,人家帮你补习,不能让人家白受累。”

写着写着,窗台上的空糖罐忽然映入眼帘,赶紧在信尾加了句:“我托供销社的老李留了两斤水果糖,这两天就给你寄过去。你分点给晓燕和同屋的伙伴,出门在外,处好关系比啥都强。”

写完后,他把信纸举到灯前读了两遍,确认没有遗漏后,才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成整齐的长方形,装进牛皮纸信封。

地址是昨天特意从火车时刻表上抄的,他对着灯光又核对了一遍,才一笔一划地写上“平吉堡农场知青点 卫小林收”。

信寄出去的日子里,卫国的心总像悬着块石头。

每次回家,他跨进院门的第一句话准是问母亲:“小林有信来吗?”母亲总是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