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 作品

第388章 战后经略(第2页)

张嫣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战后的军事整顿上,她以其卓越的远见,将视野投向了更为长远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播。她深知,对于新占的漠北草原以及曾经的劲敌瓦剌,简单的征服远远不够,唯有实现汉化,才能真正将这片土地与人民融入大明的版图,实现长治久安。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未来,想起历史上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竟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留学”经历,成为了瓦剌的特殊“客人”。这段历史虽尚未发生,但张嫣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与对历史走向的洞察,意识到若不提前布局,加强对瓦剌的汉化影响,未来大明与瓦剌之间或许还会滋生出诸多变数。

如今,瓦剌虽已暂时臣服,但张嫣清楚,这种臣服需要更为坚实的基础来维系。她思索着,要如同对待其他边疆部落一般,鼓励一部分愿意前往草原生活的汉人迁徙过去。这些汉人,将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带去先进的农耕技术、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大明璀璨的文明。

为了吸引更多汉人前往草原,张嫣提议朝廷给予诸多优惠政策。对于那些愿意迁徙的汉人家庭,朝廷不仅提供丰厚的安家费,帮助他们在草原上建立新的家园,还分配充足的土地,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来源。同时,在赋税方面给予大幅度减免,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安心在草原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