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 作品
第355章 孝与顺的概念(第2页)
随着新“孝顺”观念在大明王朝的广泛传播,张嫣并未满足于此。她深知,一种观念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巩固和深化,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于是,张嫣开始关注教育体系,希望从根源上培养人们对新“孝顺”观念的认同。她与朝中负责教育的官员商讨,决定在全国的私塾和官学中,增加关于“孝顺”新内涵的教育内容。在编写的教材中,不仅有传统经典中关于孝道的阐释,更有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践行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孝顺”。课堂上,先生们不再一味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沟通的能力。
“同学们,当你们的父母希望你们从事某一行业,而你们内心却有不同的志向时,你们会怎么做呢?”一位先生在课堂上问道。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会和父母坦诚沟通,说明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会试着理解父母的担忧,同时努力说服父母支持自己。先生听着学生们的回答,欣慰地笑了,这正是张嫣所期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