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棉与毛的新篇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望着那一片洁白如雪的棉田,张嫣的心中满是感慨。棉株上饱满的棉桃已被采摘殆尽,一筐筐棉花堆积如山,散发着淡淡的植物清香。这是众人辛勤劳作的结晶,然而,与她前世记忆中那大规模、高效率种植与丰收的场景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不过,张嫣深知,有收获总比一无所获要好得多,这已然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
张嫣站在棉田边,微风吹拂着她的发丝,思绪却飘得很远。她想到了那些守卫在边疆的将士们,他们在严寒的冬日里,抵御着凛冽的寒风,保卫着大明的疆土。若能用这些棉花为他们制作温暖的棉被,那该多好。可随即她又想到,目前棉花的产量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将士的需求。但这并未让她气馁,反而激发了她更多的思考。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羊毛的身影。在大明的牧区,羊毛是一种常见的资源,其他部落常常利用羊毛制作羊毛毡。但张嫣觉得,羊毛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它可以织成柔软保暖的毛衣,制成舒适的羊毛被,还能填充成暖和的羊棉袄。想到这些可能性,张嫣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心中越想越高兴,仿佛已经看到了将士们身着羊毛制品,在严寒中依旧身姿挺拔地守卫着边疆。
然而,要将羊毛和棉花充分利用起来,面临着诸多现实的难题。就棉花而言,虽然丰收了,但弹棉花的匠人却少之又少。在这个时代,弹棉花是一项技术活,需要专业的技巧和经验,而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并不多。这可难不倒张嫣,她灵机一动,决定创办一个棉花培训中心,专门培养弹棉花的匠人。
张嫣深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她决定面向小学的孩子们提供免费学习弹棉花技艺的机会。这些孩子们充满活力与好奇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假以时日,必能成为熟练的匠人。同时,为了吸引有经验的师傅来授课,张嫣决定给他们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毕竟,只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报酬,才能让这些师傅们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
想到这里,张嫣立刻将小吴公公和李嬷嬷唤到跟前。此时的小吴公公,因为棉田的忙碌,皮肤变得黝黑,但眼神依旧明亮而坚定;李嬷嬷则面带微笑,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也赋予了她沉稳与干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