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砥砺革新(第2页)
随着一个个零件逐渐成型,张嫣的心情愈发激动。但她也明白,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将这些零件组装起来,进行整机调试,并且要不断优化设计,提高缝纫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工部工匠们紧张制作零件的同时,张嫣并没有闲着。她频繁地来到工部,关注试制的进展情况,与工匠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还深入研究纺织工艺,了解不同布料对缝纫的要求,以便对缝纫机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零件终于全部制作完成。张嫣与工匠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进行组装。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各个零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位,拧紧每一颗螺丝,调整每一个部件的位置。当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完毕,一台初具雏形的缝纫机呈现在众人面前。
张嫣亲自坐在缝纫机前,深吸一口气,缓缓踩动踏板。机针开始上下运动,梭子也随之转动,但很快就出现了问题。线迹不整齐,时而跳线,时而断线,而且机器运转时发出异常的声响。张嫣和工匠们并没有气馁,他们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分析问题的根源。经过一番排查,发现是机针与梭子的配合还不够精准,传动装置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于是,他们对机针和梭子的位置进行了微调,对传动装置进行了加固和润滑。再次进行调试时,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小问题。张嫣和工匠们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继续对缝纫机进行优化,反复试验,不断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张嫣深刻体会到了创新的艰辛与不易。但她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成功。她鼓励工匠们:“大家的努力不会白费,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让这台缝纫机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随着一次次的调试和改进,缝纫机的性能逐渐稳定,线迹变得整齐美观,机器运转也愈发顺畅。张嫣看着这台凝聚着众人心血的缝纫机,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她知道,距离成功已经越来越近,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她要将这台缝纫机进一步完善,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然后推广到各个纺织工坊,为大明的纺织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