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 作品

第262章 鞑靼施教背后的智谋与权衡(第2页)

朱瞻基赶忙应道:“孙儿明白,定将皇爷爷的教诲转达给父王。父王也定不会辜负皇爷爷的期望,全力办好此事。”

朱棣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回去吧。告诉父王,此事朕会持续关注,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朱瞻基再次叩拜,说道:“是,孙儿告退。”说罢,便转身退了出去。

朱瞻基离开御书房后,朱棣靠在座椅上,陷入了沉思。选派夫子前往鞑靼部教学,这主意听起来倒是不错,只是不知这背后是否真如朱瞻基所说,仅仅是他自己的想法。朱棣心中对张嫣的猜忌并未完全消除,他总觉得此事或许与张嫣有关。但目前并无确凿证据,也不好轻易发作。他决定暗中派人留意此事的进展,看看这背后究竟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另一边,朱瞻基回到东宫膳厅。张嫣看到他回来,赶忙起身迎了上去,眼中满是关切与询问。朱瞻基微微点头,示意一切顺利。张嫣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这才落了地,但她知道,此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未来仍充满了变数和挑战

“父皇,此举若能成功,不仅能化解鞑靼部与我大明的矛盾,还能促进民族融合,为我大明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朱高炽诚恳地说道。

朱棣微微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便放手去做吧。但需谨慎行事,若有变故,及时向朕汇报。”

得到朱棣的支持后,朱高炽与张嫣更加坚定了信心。他们精心筹备着夫子们的出行事宜,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教学用品和防护装备。

终于,出发的日子来临。几位夫子身着朴素却整洁的衣衫,背负着行囊,骑着骏马,踏上了前往鞑靼部的征程。张嫣与朱高炽亲自为他们送行,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与嘱托。

“诸位夫子,此去责任重大,还望你们不辱使命,为大明与鞑靼部的友好往来,为两地文化的交流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朱高炽郑重地说道。

夫子们纷纷抱拳行礼,齐声说道:“殿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夫子们肩负着促进民族融合的重任踏上征程后,京城内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这一日,朱棣传召朱高炽、汉王、赵王以及朱瞻基前往御书房商议要事。

御书房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巨大的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卷,一股淡淡的墨香弥漫在空气中。朱棣端坐在书房主位,神色凝重,不怒自威。朱高炽站在一侧,表情沉稳却难掩忧虑;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则满脸急切,似乎迫不及待要诉说些什么;朱瞻基虽年纪尚轻,但眼神坚定,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