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跳的小袋鼠 作品

第742章 隐退背后的火种

“马爸爸不是退了,他是完成了一个时代使命。” 李一凡在一场小范围座谈会上这样说道。

这句话在场的企业家听起来颇为震撼,不是因为语气有多高亢,而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李一凡这段时间做的一切——不是在唱高调,而是在做实事。

马爸爸的退场,是一记时代鸣锣。有人叹惋、有人怀旧、有人焦虑,但李一凡,是在构建回应的底座。他不是要成为马爸爸的接班人,而是要让这个社会,不再需要“英雄型接班人”来解决所有危机。

“凡星试验”的意义,也正是由此展开。

这一周,李一凡密集拜访了数家星城市本土产业龙头,既有新兴科技企业,也有老牌制造家族。他没有穿西装,只带着秘书陈晓峰,一个笔记本,一支笔。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董事长突然不在了,公司还能不能正常运转?”

他问得并不刻意,却总能在最不经意的瞬间刺中人心。

在高新区一家大型电子零部件企业的会议室里,年近六十的创始人听完沉默了很久。

“说实话,我现在连我儿子什么时候能真正接班都不确定,更别提公司有啥制度安排了。”他叹口气,“我老婆老说我该放手,但我知道,只要我一放,底下立马就乱。”

李一凡没有劝,而是拿出一份凡星传媒最新出品的案例白皮书:《企业传承中的制度边界》。

“你先看看这个,三天后我们再聊。”

在这些白皮书里,李一凡推动梳理了三种传承失败模型:

1. 情感式让位:基于亲情而非能力做出的安排,导致组织内权威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