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跳的小袋鼠 作品

第726章 隐形战线下的媒体战争(第2页)

“我们的反制方式,是启动‘镜像-算法共振模型’。”

赵灵解释:“即通过镜像系统生成风险内容预警后,自动联动算法平台,将相关话题降权、限流或转向替代内容池,形成一套自动‘反话题爆破’机制。”

实际测试中,该模型拦截成功率高达83%,是目前最有效的干预机制。

第二层:分发渠道“沉浸诱导”策略

李晓薇打开第二个页面:“我们最近启动了一项新策略——‘城市影像共鸣计划’。”

“用高质量短视频记录香江基层故事,用真实感击穿虚构叙事。”

“比如我们发布的《金钟下的早餐摊》,用一个单亲妈妈如何靠早餐摊供两个孩子读书的故事,赢得大量共鸣,后台数据显示有42%的观看者‘主动中止对对抗类视频关注’,算法顺势将他们引导入‘香江人间’板块。”

“我们不只是争抢注意力,更是在争抢情绪走向。”

第三层:“认知黑域”粉碎机制

“敌方常利用‘认知真空带’传播扭曲信息,我们必须构建‘反黑域输出系统’。”

为此,李晓薇主导创建“真相仓”内容项目,由凡星传媒牵头,联合高校学者、历史研究者、法律顾问定期发布“热点误读清单”。

比如:

2014年某事件被剪辑为“警察无故拘捕学生”,在2019年再度传播。

“真相仓”立即发布原始监控画面、案件判决文书,配以清晰图解,三小时内将热度逆转,平台自动停止推送。

“打破谎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精准公开。”

?

三、外部态势:国际传播战加剧

林墨汇报:

“我们在英国《城市光谱》、美国‘东岸观测社’、日本‘亚洲潮流论坛’三家机构中,发现集中出现对香江舆情扭曲的内容投放。”

尤其在最近香江青少年议题上,某些报告带有明确“制度失败”导向。

李晓薇迅速部署:

? 立即组织凡星传媒“香江青年实录”团队赴这三国,策划“真实香江·城市青年”影像展;